一
今天狗年初五,貌似年已过得差不多了。
今年一家三口都在泉州,整个过年的生活和记忆,因为假期作息规律的颠倒,似乎除了吃就是睡,简单又简单。
刚放假时,同事得知我们不回老家,评语是干嘛不回去,泉州过年好冷清。
也是,整个小区过年期间相当地安静。
年前带乐乐理发,师傅说你们要是不回老家,过年就简单了,超市天天开门。
连我师姐,问她年货备了没,答曰要备什么,现在谁家里还会缺什么吗?
她也和我一样,工作一个地方,婆家一个地方,娘家一个地方,今年也是没回老家。
好比我们,生活在泉州,但不熟悉泉州的习俗,即使是老家习俗,都是老一辈的熟悉且更遵守,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们的年味可能感觉就更淡一些。
看朋友圈里,有人过年会祭祀,走亲访友。有人会选择旅游,到处逛逛。
而我们家,除了看场电影,海边逛逛,似乎找不到更显过年气氛的事情。
可谁又说得清过年到底怎样过才叫真正过年呢?
小时侯我们盼过年是因为有新衣服穿,可以放鞭炮,可以吃好吃的。
对父母来说,劳累了一年,可以更多休息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
现在呢,新衣服常常有,好吃的平常想吃也可以经常吃。
放鞭炮吧,城里限制严,不像在老家地方大,可以随心所欲地放。
很多时候幸福感根源于匮乏感,而我们的生活终是比之前父母那一代好了太多,所以对过年的期盼远不如以前强烈。
要不怎么说,过年我们去看电影,影院水泄不通,连上厕所都要排好久的队。
初四天气好,我们便去海边兜了个风,骑自行车的,放风筝的,打球的,人巨多。就连乐乐要捉螃蟹,旁边也要好几家孩子与他作伴。
过年到底怎样算过年,婆家有婆家的过法,娘家有娘家的过法,小家庭有小家庭的安排,只要是家人在一起,怎么舒服怎么过,不辜负这一年只有一次的新春佳节,就是真的过年了。
二
因为我们的老家都是北方,冬天很冷,所以有时我们会选择夏天回去。时间长,天气凉快,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留在泉州过年。
不过父母一年比一年老,时间错开的情况下,我们也还是回老家过了几次年。
乐乐上小学前,一直是奶奶带,所以那几年,有时我会带乐乐回去,有一次我一个人回去。
那一次是我妈生病,怕乐乐黏我,和他说我要出差,以至于他事后得知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回妈家的生活就相对简单些,我妈就是变着法做好吃的,她老说我不会做饭,吃不好。反正我一向就很懒,大家都默认我不会做饭,我就拣便宜只负责吃。
可惜我也不是个吃货,天天吃大鱼大肉,总觉得不消化。
一说胃不舒服,我妈就天天催我去医院检查,不知道我其实很怕去医院。
我记忆中当年最喜欢我妈做的那些饭菜,有些是因为找不到素材,有些是因为现在人少了,做一次要吃很久,还不如买,所以有些是永远地留在了记忆中。
乐乐爸爸经常说我,喜欢的东西太少,在吃上很不行,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才叫好吃。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所谓好吃,就是适合你的肠胃,而你的肠胃最习惯的一定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就像他老说最喜欢乐乐奶奶做的白菜,味道很特别,我不是很喜欢吃白菜,除了吃火锅时,所以想象不出那种味道,但我能理解那种感觉。
如乐乐爸爸所言,我喜欢吃的东西不多,可能因为不多,就很多年都极难改变。
我爱吃韭菜,至今未改。鸡蛋炒韭菜,韭菜饺子,韭菜包子,后来乐乐爸爸做的韭菜盒子,我妈研制的咸韭菜等等,只要是韭菜的,都是我最爱。
如果是夏天回家,我妈会给我酸苦苦菜,一种野生菜,地上随便长,不要钱的。冬天会腌咸韭菜。
我记忆中还喜欢吃一种野生的,不知道学名叫什么,只知道它长在有刺的沙地上,我们叫它艾。
加面粉一起,上锅蒸,熟了加点胡麻油,加点辣椒和盐,对我是无上的美味。
写下这些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原来我们吃过那么多野生的东西,也许是那时资源匮乏,条件差,人的生存能力更强。
至于小时候只有过年才会做得比较多的食物,一个是油饼,馓子,一个是自制的凉粉,过年一般做很多,饼之类的是开春干活忙时吃。
自制的凉粉有时是凉拌吃,有时是做汤吃,宁夏的习惯是吃面吃饺子都喜欢做汤,不像乐乐爷爷家,我第一次在他大伯家做时,他大娘说吃了30多年饺子,第一次这种吃法。
因为是自己制作的,会更筋道,过年时我妈也会买一块很大的豆腐,用冬天的寒冷放在外面冻,也叫冻豆腐,和凉粉一起做成的汤,非常的美味。
大鱼大肉吃惯了,来一碗素粉汤,是对胃最好的保养。
至于家常菜,我妈是做菜的好手,一般都好吃。不过我最喜欢吃的是猪肉炖粉条,里面加腌制的咸白菜。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买,只是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味道和感觉。
有一年带乐乐回去,我妈说他太瘦了,然后也是想法给他改善伙食。
有一次用排骨和香菇炖了汤,我说乐乐什么菇都不吃,尤其是香菇。我妈说你傻啊,我做的时候他又没看见,端出去捞掉就是了。我心想那不是还有味道,结果乐乐一口气喝了好多。我妈总结说他不是不爱吃,是我不会做。比起我,其实乐乐不算挑食,要是在那里吃一个月,肯定会长胖。
嗯,也许姜的确是老得辣。
过年肯定少不了饺子,一般很早,我们就开始剥蒜洗菜,有猪肉,牛肉,素馅等。
剁馅是个力气活,家里又人多,所以负责剁馅的我爸,年三十一下午就负责这个。
去年过年事我和乐乐两个人,年三十一天我从早晨就开始准备,到下午才勉强弄好。我妈说馅要剁的很细很密,好消化,肉馅饺子包成元宝形状,大小和人的嘴巴一样,一口一个最好吃了。
乐乐去年吃得很香,一口气吃了27个,今年说还要吃,乐乐爸爸说他做,人家下午5点开始准备,不到一个小时就弄好了。我还疑惑我的效率这么低吗?后来比较了一下,他是拌馅,我是剁馅。
地方不同,习惯就差很多。
三
回老家过年比较有特色的除了可以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又不用自己动手。第二就是放鞭炮了。
我妈最欢买那种挂鞭,一千响的,点火可以炸很久,我妈说放鞭炮的人围着鞭炮转,一年都会好运。
还有一个家里过年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初七这天,晚饭是吃长面,寓意长寿和长长长久。
初七也称人七,自古是有典故的,我给乐乐买的书里有介绍。我妈说那里的习俗是晚上家人就不能出去了,就呆在家里,说叫收魂。
晚饭后,我妈会根据家里的人头数,一人点一支香,谁的香燃烧得快,就代表谁来年运气好。
以前读了点书,有时会觉得我妈很迷信,现在想来,那都是父母对儿女的期盼,期盼我们一年平平顺顺。
对乐乐来讲,他很小就知道他有三个家,宁夏一个,山东一个,泉州一个,不过因为每次呆的时间不长,他其实很难对很多事有印象。
以他孩子的心性,回老家过年,他最喜欢两件事,一是放炮,二是看雪。
放炮回他爷爷家放得多,这一篇我只写雪。
南方人对于雪就如北方人对于海,总是百闻不如一见。
兴奋是不用说的。
02年我去福州,朋友介绍我住在新华书店的招待所,早晨一个服务员来敲我的门,说你怎么还不起,下雪了。
对于我这个从小见雪的人来说,习惯的其实没感觉的,可不好扫了人家的兴致,也跑出去瞄了一眼,心里总结充其量只能算雨夹雪吧。
前段时间,泉州下了点雪,全城人兴奋,因为那是泉州350年来下的雪。
乐乐本来想凑热闹,可看了图片,说雪太小了,不如外婆家的。
哦,他以前不是这样说的。
我们分三个地方,每次回家其实很不方便,很累。如果往好里想,倒是可以当旅游。
乐乐喜欢坐火车,喜欢在等车的过程中我带他在附近逛逛,比如北京的天安门,动物园,都是在中途我带他去的。
如果是冬天回去,他也很盼望下雪的,因为书里宣传得太好,所以就很渴望。
几年中,乐乐只有一次赶上了。
回我家之前,已经下过一次雪,到家路面已经化得差不多了。
不过墙角处有一些,我妈就给他戴上帽子,手套,让他过过瘾。
谁知道他那次运气不错,快走的时候,突然下了场大雪,之前天气预报都说气温很高的。
当时是在他小姨家,他还在睡觉,我告诉他下雪了,他还不相信,后来揭开窗帘看了,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下去。
那个兴奋劲,用我当年没来福建看过的一句话来形容,大概是类似的。
你这辈子,如果没来过厦门,没看过厦门的碧海蓝天,你就白活了。
他小姨说,这孩子没见过雪啊,这么稀罕,也不怕冷。
没见过的总是最令人向往的,虽然如今看这些照片,我也觉得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