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校歌有这样一句话:“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我不能很好的去诠释,大概得意思是美好的德行和与人有益的言辞是青春飞扬的根基,有了这两点,青春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
其实看这部电影完全没有任何初衷,只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而已,电影开场后的前二十分钟,我还在跟某人说,这个电影“精神观太扭曲了”,不推荐他去看,电影放映到一半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带着零智商的脑袋来的电影院……
这样一部看似清华校庆版的《芳华》,然而它并不是说只适合清华以及各大学学子去看——其实它适合所有青春有梦、热血燃情的年轻人去看,亦适合那些走过青春,仍不忘初心的成熟观众去看。
电影是在四段时空穿插交错中,讲述的关于四个时代中几位年轻人的选择和命运,时间轴从20年代到40年代到60年代再到现代,近百年跨度,他们的青春都在故事中盛开,无论是作为片中的人物还是作为观者的我们,其实都会希望时间能够停留在这个年轻的时候。这部电影终究没有辜负等待着它的人们。
四个年轻人的年轻时代被放大,被细琢,跃然于大银幕之上。这不仅仅是时代的烙印,更是记录了各个时代里的人的点滴生活。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有勇气前来。”这是借张果果之口给出的开场白。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
回过头来看,《无问西东》当然不可能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有的人愿意因为喜欢而忽略所有缺点,自然也会有人更纠结于它的缺点而给出不满意的评价。这都很正常,也正如片子主旨一样,每个人都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
不过更多的时候,我更愿意试着去理解和认同创作者,而不是急于否定。有人觉得这是谄媚,但我只是想让自己谦卑一点。尝试理解更容易让自己感受到美好,尝试认同也不代表盲目认同。基于这样的心态,我想要试着去回答一个质疑。
有人批评说四个时代的故事篇幅太不平均了,我不认为这是缺点。
25年到38年的故事,主人公亲身跨越两个年代,面对面的进行了思想和精神的传承;38年到62年则是生命与希望的传承;62年故事本身,有着同辈的思想传递(陈鹏托底王敏佳,陈鹏告诉李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又传给了张果果的父母);而62年到21世纪则是代际互动的传承。
影片结束后,我沉浸在章子怡那双清澈的眼睛中久久没能回过神来,你能从她的眼神中领悟到很多东西,也会有很多感悟,当然也会有满满的泪水。
可是你的心灵会比以往更加坚定,对生命的信念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