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读稿的几点建议
最近,有很多人过来问我领读稿怎么写,因为,很多新手,还不知道如何下笔。
其实,我也是从小白开始,从写领读稿到审稿,一步步走过来,慢慢掌握了一些小技巧。
1. 关于领读稿,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1. 写领读稿的目的是什么?
2. 领读稿的听众是谁?
3. 领读稿要传递什么内容?
一篇领读稿主要是写给那些从未读过此书的人,他们可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很想快速知道你写作的主题,他一看玩或听完你的领读,有种立马去下单此书的冲动。
领读稿基于书,但不限于书,一篇好的领读稿不能照搬原书,原书的内容不超过20%,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提炼出3个核心观点,然后展开阐述。
2. 真正写的环节,如何下笔?
领读稿难的不是中间,也不是修改,而是开始。很多人,看了很多遍书,依然不知道如何动笔。正式开始前,你要先阅读几遍书,对内容有个大概了解。
通常读3-4遍就可以下笔了。第一遍先了解大致内容,最好把领读章节的前后章节也看一下,这样你就清楚它在整本书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因为,前后内容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连贯性。
第二遍开始看框架,提炼3个核心观点;第三遍再次确认你提取的内容,是否符合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果吻合就可以搭建自己的框架了,如果发现不一致,那就读第四遍,直到确定好框架,可以写起来了。
3. 如何写好一篇领读稿?
领读稿的结构和新媒体的文章结构是一样的。开头、结尾、中间三个核心观点,三个观点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递进。
中间是三部分,首先要跟书中的核心观点一致,其次每个部分的案例和阐述要符合每个小观点,负责就是逻辑错误了,总之,你要围绕你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要能自圆其说。
每个小观点,一般采用案例+观点的形式,可以是对比的形式,也可以直接论述,案例可以丰富,来自自己或身边的例子。
文章开头一般用一段话,最多两段,简单且有效的导入。结尾部分,可以用两段或三段进行点题,最好进一步升华主题。这样,你的文章就有了雏形了。
4. 如何打造一篇优质的领读稿?
俗话说:“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文章越改越好。
领读稿写完后,先自己看一篇逻辑是否有问题,做大致修改;然后,大声朗读,如果读的不顺,那肯定要修改,因为,很多时候打字和读出来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大声读出来,而且要多读两遍。
如果读了2-3遍都很顺畅了,那可以把你的领读稿交给审稿官了,让审稿官把你的文章再进行拔高,经过一遍遍打磨,一片优质的领读稿就出来了。
另外,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要对听众有价值,通过你的领读稿,他可以学到新的知识,能拓宽他的知识面。
最后:
没有人一开始就写的很好,也没有人一开始就很厉害,要知道,任何作家都是从写的一坨狗屎开始的,你也有写出狗屎的权力。
《刻意练习》一书说,任何你想做的事,通过刻意练习,你都可以从小白到大师。所以,多写多练,你的文章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