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9.01.20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乔治·德·基里科
乔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1888年7月10日-1978年11月20日),希腊裔意大利人,形而上学画派创始人之一,形而上学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人物经历
他出生于希腊东部的沃洛斯(Volos)。最初在雅典工艺学院和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学习。在德国时,受到Arnold Böcklin的象征主义和尼采的唯心主义影响,这些哲学思想为他日后创立形而上学画派打下了基础。23岁时他来到巴黎,4年后返回意大利,不久应征入伍。1917年二战中,他因精神疾病在医院结识了未来派画家卡罗尔·卡拉(Carlo Carra),结为挚友,并在后来共同发起成立形而上画派。基里科按他自己发明的艺术语言和手法作画,将石膏像、手套、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无生命物体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运用多视点非传统式的构图,梦魇般的投影光线及不确定的色调,构成一种单纯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画面,造成神秘和不祥的宁静气氛,引起人们极大的幻觉,画中强调内在情绪与抒情性。
艺术特点
幻觉艺术
他以作品的高度象征性幻觉艺术而著称。他的作品旨在发掘主题中居于中心位置的神秘性,将想象和梦幻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事物,或古典传统融合在一起,使现实和虚幻揉而为一。基里科的画布上,充满了以夸张的透视法所表现的刻板建筑物、谜一样的剪影、石膏雕塑及断裂的手足,予人一种恐怖不安的诡异气氛。这种象征性的幻觉艺术,后来被称为「形而上绘画」,并被公认为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20世纪绘画艺术的先驱。
基里科从1911年到1915年一直住在巴黎,他的画很受阿波利奈尔的赞赏,阿波利奈尔在1918年写的剧本《蒂里西亚的乳房》冠以“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副标题,最早使用了“超现实主义”这个术语,他对基里柯的看重显然是注意到了基里柯画中那种超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的表现。
乔治·德·基里科是意大利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画面独有神秘的空荡感,梦幻般的场景使他成为一位在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特别影响了马克斯·恩斯特,乔治·莫兰迪和勒内·马格里特的作品。画面通常描绘建筑空间的虚构只有一个不寻常的选择对象,德·基里科信奉着不确定和神秘,令人印象深刻的说,“若非迷,我还能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