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见尴尬症这个词是在豆瓣的影评里,随后尴尬症就像传染病一样感染者越来越多了,直到昨天在我的一篇日记里也出现了尴尬症的评论,它成功突出重围吸引了我的注意,不想忍了。
先来说说我那篇推荐动漫的日记吧,这篇最早发在豆瓣上,起因是妈妈群里有人让我给宝宝们推荐一些好看的动漫,我想推荐动漫的贴不少,但是专门推荐给孩子们的不多,梳理一下发出来共享也算是好事一桩。后来转到简书上也是半个月之前的事了,结果昨天被莫名其妙推荐上了首页,当时我就觉得大事不好,肯定会引起一些狂热爱国分子的乱喷,结果也确实如此,对于那些人我没有回应,也不会删除评论,与无常识的人没什么好说的。但是有一条犯了尴尬症的评论说我混淆了动漫和动画的含义,动漫一词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我承认我的推荐只有动画没有漫画不够全面,但是这位评论者显然跟我犯了同样的错误,他的动漫是只有漫画没有动画,这个批评背后是动画党和漫画党旷日持久的争论,漫画党常以一手资料、细节充沛鄙视动画党无脑无内涵。
鄙视就是“尴尬症”最核心的意思:犯了尴尬症的人对其评论对象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高冷、你傻逼、我看不起你”。《夏洛特烦恼》三观不正尴尬,《恶棍天使》装疯卖傻尴尬,连《美人鱼》宣扬环保都有人尴尬。我当然不觉得这些电影都是满分好评,只是觉得有问题可以直指问题,鄙视却是我看不起你还要踩你一脚,比无视的恶意更深。其实比这些片子更烂的电影多了去,这些片子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个共通的地方是创作团队还算用心,对这些片子我觉得作为观众可以批评但要有起码的尊重。
鄙视的背后是智商或者道德感上的优越感。通常一个人在某方面超越别人会有幸福感,但是鄙视链里边的优越感却不是,因为被鄙视对象通常在世俗意义上比鄙视者成功,鄙视就是我虽然没你成功、但我在智商上碾压你、或者我在道德上比你高级。就像你所谓的垃圾片圈钱无数而你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影评人,就像豆瓣红人们最近开始鄙视咪蒙了,因为咪蒙把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变现,他们却没有。所以,鄙视有时候等同于嫉妒,嫉妒是种危险的情绪,羡慕会激发人上进的冲动,嫉妒却是我不如你我也不许你好,我要把你拉回跟我一样的地位。
尴尬症与鄙视还不尽相同,它比鄙视蕴含的多一层的意思是:你不害臊我都替你害臊,有种主人公意识在里边。我道德感比你高级,我不允许这样的垃圾出现污染大家的视野。这种唯我独尊的强权意识本质上与强制灌输盲目爱国观和家长包办子女事务类似,都有铲除异己的愿望,值得我们警惕。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一个新词而已,哪有那么严重、你是不是像汉语研究会那帮老学究一样不待见新词?我不是,况且尴尬并不是新词。但是我赞同规范使用语言、严谨用词,特别是有话语影响力的红人和公知们。尴尬症最早不知是哪位豆瓣红人用的,豆瓣红人动辄粉丝上万,迅速就在粉丝中就像瘟疫一样扩散开来。或许这位红人一开始只想表达忧国忧民的意识,发展到现在俨然成了卖弄优越感的利器。有些人手写怕是未必能将这两个字写正确,就敢随手拿来使用了。一个词的不当使用或许恶果还不甚严重,如果是传播虚假信息呢?像温州动车或者天津塘沽事件后不经甄别就传播虚假谣言引起各方猜忌。拥有话语主动权的人应当负起相应的义务,起码得对得起信任你的粉丝吧。被红人们集体鄙视黄暴、戾气重的咪蒙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支持公益事业了,鄙视她的红人们还在写软文接广告。
不爽就说不爽,不对就说不对,能不能像这样好好说人话别动不动就犯病了。还爱犯尴尬症不?有病治病,好走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