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阶段,大家对自己的产品要实现什么价值是很清楚的。但是,对于产品第一版以及后续版本要完成什么功能,可能是模糊的。我在此分享一下心得:
一. 产品第一版必须支持核心数据的累积
IEF这款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原型图是比较复杂的,我基本上把能想到的功能全给加上了。后来在和程序员一起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发现工作量庞大并且连模糊预估都很难做到。但我们还是固执地按照原型设计去开发,后果就是做了一个月也基本没啥产出。后来5月份的时候,我去上了两次小饭桌的公开课,这个过程启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回来之后,迅速地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一次大减法。于是,第一版就只剩一个上传书籍的功能以及帐户体系。
因为我们的第一个切入点是做C2C模式的以书会友,在这个生态模型中,需要有人上传书籍成为书主,也需要想看书的人成为邀约者。综合来看,这款App初期没有书籍的数据是玩不起来的。于是,很自然地,产品第一版务必提供用户上传书籍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二. 产品迭代过程中,每个大版本只做一个核心功能
顺着我们规划的产品流程,那么在有了书籍的数据之后,第二版本就需要邀约功能了,同时还需要把提醒做好,也就是消息盒子+push系统的搭建。邀约功能之后,第三个版本将把聊天功能以及通讯录做上去,这样用户在确认邀约之后就可以成为好友,并且也覆盖了中途变卦的场景,通过即时聊天就可以实现目的。
三. 产品迭代需要把握好节奏
我所理解的节奏,就是一个大功能实现之后,最好有1-2个小版本来进行优化以及补充。举个例子,比如首页实现了书籍数据的浏览之后,就要考虑把书籍分类加上,还有搜索功能。
四. 建立强健的用户反馈机制
在任何创业过程中,用户反馈机制是最最重要的,务必在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就着手建立,它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 调整产品功能的优先级
创业者对于自己每个大版本要实现哪些大功能是清楚的,但其他一些细节功能在开发上的优先级顺序可以根据用户反馈的急切程度来进行调整。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第一版推出之后,有很多用户反馈说在书籍详情页可以获知的书主信息太少了,希望可以知道更多。其实这个功能我们之前也是考虑过的,只不过觉得优先级没那么高,准备放在后续再完善。但既然有这么多用户同时反馈,那么我就会让这个功能更早地上线。
2. 覆盖你没考虑到的细节
有一些细节真心比针孔还细,在一定的用户覆盖量上才会暴露出来,此时用户的反馈就可以帮助你覆盖这些缺漏。举个例子,我们的个人详细信息中有一个选择家乡的功能,我们有位用户反馈说找不到自己的家乡。后来程序员查了之后发现是客户端内置的城市数据表缺失了一些数据所导致的。这件事当然也可以看出拥有一支优秀的QA团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但创业团队哪有那么多资源支撑一支QA团队的建立呢?
3. 建立以用户反馈为导向的功能评估
有时你会面对两个方案很难抉择的时候,这时可以选择分平台或者分用户投放,对比来看待效果。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团队里面建立起以用户反馈为导向的习惯,无论什么功能,做上去之后都要尽可能多地听听用户的真实反馈,尽可能地免除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麻烦。
综上所述,产品每个大版本要做什么功能是主线,作为创业者或者产品负责人必须牢牢掌控并且有自己清晰的规划。至于小版本迭代的细节功能,则可以根据用户反馈来进行适当调整。此外,产品的迭代过程,最好采用一大若干小的节奏来小步快跑。最后,功能的好坏要以用户反馈来作为唯一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