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的失效,7nm工艺之后,芯片该走向何处?

本文来自公众号“物理微电子前沿科普”

首先普及一下,什么是摩尔定律,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 摩尔提出: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的数量,大约18-24个月会翻一番,性能也会提升一倍。而从2000年以后,摩尔定律实际上已经失效,只不过有效的沟道面积,一直在靠像用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等堆积来维持所谓的摩尔定律,即使像这样维持,现在摩尔定律的速度也已经在放缓。

Sayeef Salahuddin, Kai Ni  and Suman Datta. nature electronics(2019)

而在2018年5月份,台积电已经率先实现7nm工艺量产,而对于5nm工艺芯片,只是预估计2020年上半年实现量产。目前只是预计,是否能够实现,还很难说,毕竟这个跟良率有很大关系。

台积电7nm工艺实现量产

而且,集成度越高,这个成本会越高,而站在后摩尔集成电路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

在材料方面,如果想要取代硅片,从经济成本上来说,一般不太现实,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研究硅片所做不了的。我们现在的信息存储,信息传递用的都是电子的电荷,而电子的电荷在电场的驱动下会无规则的运动,并且电子之间会互相碰撞,产生大量的热功耗,而对于电子来说,其自旋的性质我们尚未使用其存储和传递信息,也许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子的自旋,会是实现低功耗高性能芯片的一条途径。

电子的自旋,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物理微电子前沿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