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临近清明时节,许多人脑海里都会涌出这么一首唐诗,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清明节的真正来历呢?因此钝刀君就跟大家谈谈清明节的来历,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士有关,也是清明时节的始作俑者。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因为被骊姬所害,不得不四处逃亡,身边跟随着许多大臣,这些大臣里有一个忠臣叫介子推。
很好玩的在这里,在一次重耳即将饿死的情况下,介子推从自己大腿割了一块肉,煮给了重耳吃,自此之后重耳深受感动。
经过十九年的流亡,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了晋国大王,因此跟随他流亡的大臣纷纷有了封赏。
但偏偏介子推却鄙视封赏,认为自己所做之事,都是忠君而已,并对身边同僚的封赏,心中特鄙夷,更对向重耳讨要封赏的人气愤不已,因此为了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就此向重耳辞职回家。
当介子推归家隐遁之后,重耳心中大有愧疚,就来到了介子推归隐的地方。
邻居解张为介子推的遭遇抱打不平,因此将介子推所写一首诗放在城门,重耳看完之后,内心更是无比羞愧,因此派人到山上找介子推,谁知道山中密林重重,竟无法寻觅。
因听信了小人谣言,重耳叫人放火烧山,火势连绵不断,整整三天时间,大火才真正熄灭。
最后重耳找到了介子推,只不过已经化成了一副黑色枯骨,其中还有介子推的老母亲,刚好他们是躲在了柳树洞中,没有逃过这一劫,就此刚烈去了。
他临死之前,写过这么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自此之后,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同时醒悟自己的罪过,在清明节前一天,禁止生火,所有人都只能吃冷食,因此也叫寒食节。
随着时间推移,古人将寒食节祭祀日子延续到了清明,久而久之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现在清明节已经取代了寒食节吃冷食,拜介子推的习俗,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
而介子推的刚烈,由此让我们后人感叹不已,同时作为忠君的典范,他在如今山西省晋中灵石县内有一座庙,叫做介子推庙,纪念他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