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不起啊!
我写的,所分享的东西都是我看到,听到,以及胡思乱想想到的东西;我只是把触动我的内容转述出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重点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格式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这个自我保护机制也可以解释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合理性”我们的行为和想法,不管这个合理性是否真的正确,当我们遇到那些我们没法理解,或者遇到那些我们达不到的能力的时候,这个合理性就会产生作用,而不幸的地方就是这个合理性往往是一种自我蒙蔽,也叫做鸵鸟策略。
小时候成绩不好,遇到班级里那些成绩一直优秀的同学,我们会合理性解释为:他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遇到那些长得比我们帅,比我们漂亮的人,我们会合理性解释为:他不就是有张好脸蛋嘛,还会什么?遇到那些家境优越的人,我们会合理性解释为:他不就只会长着父母嘛?还会什么?遇到那些在工作中十分积极,一直乐观,并且取得比自己更多薪水,更高职位的人,我们会合理性解释为:不久是会拍领导马屁嘛?还会什么?羡慕嫉妒恨,似乎是我们的一种本能,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还有一种很典型的合理性解释就是:当我们遇到那些有钱人,那些人表现出和我们不一样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一样的价值观,我们会说“有钱了不起啊!”以至于对方任何的行为和想法都完全的摒弃,因为有钱了不起啊!我们会合理性的解释为:有钱有什么用?有钱又不能为所欲为,又不能买来所有东西。当然,有钱买不来所有东西,但是比较符合逻辑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但是既然不能用钱衡量,所以有钱买不到,没钱也买不到,那么有钱好歹可以买到那些能够用钱买得到的东西,所以没钱都买不到,不是更糟么?
所以,这些合理性解释,或者鸵鸟策略,既不能让我们心态平和,也无法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加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那么还要它有什么用?
有钱了不起啊?是要多有钱才算是了不起,这个是我们每个人关注的点,而往往具体的金额数字根本对我们产生不了任何刻骨铭心的感受,既然产生不了感受我们就没有真正了解这个了不起是有多了不起。而真正的了不起并不是指的是具体的金额,而是值得是两个人或者两个个体之间的资本量级差异,重点是这个差异,而不是多少钱。
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对“合格的投资者”都有一个定义: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 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 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平均收入不低于50万的个人。(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期权等。)
假设有两个人,A有100万的闲钱,B有10万的闲钱,这中间的差异是90万,也就是9倍,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差异了。如果还是没有体会,那么再来。假设在中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比如北上广深成都等。假设就是成都,每个月税前工资2万,税后,再扣除五险一金,到手可支配收入大约是1万4的样子(我粗略酸的,实际上可能还达不到这个数),假定每个月能够存5000,一年就是6万,所以如果要弥补这90万的差异,需要15年,而且还要保证在15年里,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而双方的差异在15年里不会有变动。这下足够体会到这个差异了吧,能够体会到有钱确实了不起了!而现实是,即便是上面这样的工资水平,很多人一个月2000都存不到,入不敷出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
这个事实很伤人,也会让人感受到绝望,但是只有感受到这个真正的差异,感受到绝望也才会真正作出改变,才会真正的作出正确的选择:
1. 开始认真的思考存钱,积蓄这个行为。
2.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3. 开始认真思考正确的消费观。
4. 开始认真的思考如何投资自己。
5. 开始认真的关注自己的成长。(只有成长才会有可能有改变,才不会活在过去,才能体会活在当下是多么扯淡的观念,以至于开始学习如何活在未来)
6. 开始认真想那些有钱人学习。(开始学会分辨,那些是好的,那些是不好的,而不是仅仅见不得别人的好)
7. 开始意识到正确的概念和观念对自己大脑的重塑。(开始逐渐刷新自己的三观,开始不停的破碎自己,然后把那些让自己碎掉的东西融入自己身体,重建)
8. 开始正视自己的价值观。(逐渐明白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
9. 开始真正作出改变。
等等
其实我们对有钱人的感受确实并不是非常深刻,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真正有钱人事实上离我们都很远,或者有钱人拥有的财富的数额对我们来说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并不能有深刻的体会。同样的我们对那些真正的赤贫阶级也很难有深刻的体会。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来感受一下,而进一步让我们明白需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没那么穷”。
在美国有调查大约43%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济的1000美元。这个比例在中国也可以对应:大约40%的成年人其实根本拿不出救济的1000,2000块人名币。所以,如果你能存上一个1万块救济的钱,不到逼不得已绝不使用,就放在那里,你或许瞬间已经超过60%的成年人了。如果不相信,你可以观察下身边那些所谓高收入的人群每个月入不敷出,几张信用卡互相套换,并不是一个个例。
我们也承认这个世界财富分配不均,一直有一个很老旧的说法是说世界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的手里。那么这个差异到底是多少?有报告分析在2016年,如果你有7.7万美元(50万人民币不到)的财富,你已经成为全球10%最有钱的人。而若是你有79.8万美元(不到500万)的财富,那么你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的人……
所以,有钱人确实了不起,然而也并不是完全无法达到的对吧。起码可以先战胜一半人,然后再战胜剩下一半中的另一半人。
有很多年轻人会认为,有钱又怎样,我不需要那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欲望,不需要买那么多东西,我觉得我现在的日子挺好了,有钱对我没啥用。真的没有用么?
大多人对有钱的概念是:当我成为有钱人了,我可以为所欲为,我可以天天葛优瘫,我可以买任何我想买的东西,我可以做我任何想做的事。其实实际上,有钱并不能让你为所欲为,有钱并不能让你拥有无限的选择权,而有钱的真正意义是在于,让你具有拒绝不做某事的能力。
大学毕业才进入社会,或者刚刚开始工作没有几年的年轻人,一般大多属于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自己赚钱能够养活自己,让自己生活满意就行,这个时候感受不出任何存钱的意义,而社会上,网上也经常传递一种价值观:我都不知道我明天是否还活着,存那么多钱到时候用不了我岂不是亏大了,还不如我把钱买成我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下开心点最好。而年轻人因为受困于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在当前很难体会到存钱的意义,然而,年轻人会长大,他们会结婚,会和另外一个人组建家庭,会开始承受自己第一份社会压力(房贷),这个时候一切就开始改变了,他们开始想怎么让双发的生活过得更好,会开始思考未来,思考家庭,接下来这些年轻人会开始抚育后代,会开始有他们第一个孩子,当孩子降生的那一刻,一切又改变了,那个时候他们体会到了另一份压力(责任),孩子的成长,教育,未来等等时时刻刻都冲击他们的生活,慢慢的开始感受到所谓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再也不是自己吃饱全家不饿了,因为他们身上有家庭的重担。即便是不结婚,不生孩子,决定一辈子一个人过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年纪大了,也依旧会感受到健康等等带来同样的压力。而往往这个时候开始明白储蓄,理财的概念有时候就会感觉有点悔不当初了!
不要等生活抽你的时候才开始想改变,提前做好准备也并不吃亏,起码真正摒弃“有钱了不起啊!”这样的观念,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就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尊重那些排在你前面的人的财富与你的财富之间的差异,真正明白这个差异并不是用钱的数量来衡量的,而是用弥补那个差异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的……
第二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