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开头
在第6课作业已发布的时候,我终于学完了第2课。喵喵说快去更新作业啊,都被刷无数次了还没有新内容。贤莉问作业都完成了么?快去写作业。嗯,我被这样的声音催了无数次,心里一直迟迟不想动。
以最近工作忙为借口,放弃了时间管理的学习,从原来每天必看小伙伴作业,到现在懒得打开。内心里有个声音说:难道刚学完第一课你就要放弃了么?这和你的处事风格不一样啊,是什么拖住了你?去看看课程吧,也许会找到答案呢~
于是我抱着笔记本来到图书馆,打开一瓶速溶咖啡,踏下心来认真研读大叔的文章,读完以后猛的发现,大叔说的这些我全部全部都中招,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会出现现在的状况,以下是自我诊断:
顽疾1:容易陷入情绪当中
事例:作为一个职场妈妈,上班时要全心全意在工作上,下班需要自己带孩子,每天的自我提升时间,都放在孩子睡觉后。最近一段时间,孩子都要接近10点才睡,而我大多数是和她一起睡过去,每日复盘没有做,家里卫生没有打扫,早餐没有提前准备。在我躺床上想起这些未尽事宜应该抓紧处理的时候,我完全被情绪所控制,陷入了焦虑和烦躁中。然后心里想如果不是孩子睡得晚,我这些都能完成啊,开始责怪孩子睡得晚,不断追问她什么时候睡觉。结果导致我越是着急,孩子越是睡得晚。
有时候,我们连什么是事实都管不了,完美唯一能管理的,就是面对事实时的情绪。——秋叶大叔
反思:如果当时我察觉并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温和耐心的陪孩子讲故事,踏实的陪她睡觉,她或许会睡得更快一些,也给我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如果我将未尽事宜在回家之前搞定,那么我就可以和她一起安心入睡。
行动:一是开始察觉接纳情绪。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先问你现在怎么了?再问为什么会这样?三问遇见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从感性回归到理性。二是重新规划时间安排。在下班之前写完每日复盘,周末集中半小时规划好本周食谱,与孩子共同打扫卫生。这样就可以保证未尽事宜全部完成,安心踏实的陪孩子睡觉,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顽疾2:消极完美主义
事例:学习之前,关于作业的认知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所以作业6都出来了完成作业2,想着每一次作业都要长篇大论,都要加精,希望自己成为高手一样的任务。当作业不断积累,我就再也没有想动的想法。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啥也没做=0
先完成再完美 ——秋叶大叔
反思:用永澄的声音问自己四个问题:
1.你学本次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为了掌控生活,提升效率。
2. 对于你来讲实现它有什么意义?——能给我带来更多自由;能促进更多成果达成;能影响更多人;能让自己的日子过的游刃有余/丰富多彩。
3.取得哪些成果你认为自己想要的就达成了?——紧紧跟住课程并完成作业;将学习到的理论运动到实际中,更新旧的行为习惯;将落地过程中的问题整理记录下来不断纠正。
4.为了成果的达成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补课程 补作业 去践行改变 去总结问题。
行动:为自己找个学习环境——图书馆
为集中精力提供条件——一杯咖啡
为完成作业准备工作——手机+笔记本
为完成作业准备时间——周六12:00-15:00
顽疾3:需要被赞赏
事例:写完作业总要去盯着有没有人评论,发完朋友圈总是时不时的刷一下看看有没有人点赞。如果点赞和评论少于自己的预期,就会很失落,动力值锐减50%。包括工作上,如果我自认为很好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领导的赞赏,持续的动力就会下降,有可能导致计划再也不推进,over~
如果非理性情绪没有被我们客观识别,完美就很难真正解决时间管理问题。 ——秋叶
反思:原来这是非理性情绪,任何成功者都要经历一段常常的孤独旅程,任何好的学习管理习惯养成,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都需要经历一段没有点赞的日子。是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一个质变都是由每一个量变组成的,在量变的阶段就放弃了,永远也不会实现质变,不突破这一关,永远都是个半途而废,事事无成的人。
行动:识别出这是非理性情绪之后,我也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赞赏方案。如果我能在下周二之前完成作业,就奖励自己一个心心念念的复古小盘子。如果能坚持周更1个月,就奖励自己一次spa,想想都开心啊,哈哈哈,突然间有了动力啊。
第二课作业写到这里,写着写着好开心,开始下一课,继续升级打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