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在绘制造型时,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当造型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
说起糖画,你是否想起了小时候总是围在街角的那个小摊前,目不转睛的看老爷爷用小圆勺舀起铜锅中的糖稀,随意挥洒在光洁的大理石板上,或提、或顿、或放、或收,速度飞快,然后一个个动物、人物便跃然于石板上,“哇!”的感叹声随着口水吞咽到了肚子里,那是孩子们最流连忘返的地方。
本次受访的手艺人姜师傅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爷爷,短短几十秒便可绘制出可观可食的精美糖画。
糖画没有底稿,画稿全在手艺人的脑袋里,十二生肖转到什么画什么,张飞、赵云、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也是张口就来,随着缕缕糖丝的飘洒,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整个画作一气呵成,没有一丝犹豫,千百次的练习才有了这样的熟能生巧。
当手艺人把做好的糖画送给我们工作人员的时候,我们一群成年人还是高兴的像群重回到7岁的孩子,也许这就是糖画带给我们的纯粹快乐。
接受我们采访的手艺人姜建江师傅原本是祖传海棠糕传承人,说起和糖画的“情缘”也是纯属意外,当年还是小伙子的姜师傅偶然一次出摊,隔壁摊位正是让他“一见钟情”的糖画,可惜对方害怕“教会徒弟没了师傅”并不愿指点一二,姜师傅心一横门一关,自己在家琢磨。“在家里折腾,他们(家人)以为我在做海棠膏呢。”姜师傅戏谑道。
不仅如此,写信请教或是专程跑到糖画大师身后“偷师”的事情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家常便饭。“无师自通”的不易只有花了十几年琢磨出来的他才最清楚。
正是这份坚持,让姜师傅练就了如今炉火纯青的技术,除了平面糖画,拍摄当天姜师傅还给我们演示了神奇的立体糖画,趁糖液未凝固时拉出立体图形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
“熔就糖霜丞相呼,宝筵排列势非孤”这是《坚瓠补集》中记录的清朝糖画盛行的真实情况,而现在街头巷尾的糖画手艺人越来越少,拍摄当天姜师傅向我们演示糖画制作时吸引了一大群人围观。
“现在小孩子,看到这个糖画都觉得挺新奇的,都基本上没见过的。都尝试一下。(给)他们做动物的时候,不管做什么,拿到手里迫不及待的吃。”姜师傅笑着说,但也可以感觉到他的无奈。
最让姜师傅忧心的不是没有愿意学的年轻人,而是缺少有天赋的学徒,徒弟来来去去也走了好几拨,真正能够学到精髓的寥寥无几。
另一方面,这些年姜师傅也一直在研究延长糖画“寿命”的方法,不停的尝试新的材料让糖画能够裱进画框成为一幅艺术品,目前虽然还没完全成功但也有了不小的进展和突破。
自从二十多岁坚定了做糖画的决心,姜师傅的一生也仿佛融进了这“糖罐子”里,“如果他们觉得我这个糖画做的好的话,他们很开心,我当然也很开心的。”看着姜师傅将做的糖画递给孩子的慈爱笑容,这大概就是他“甜蜜事业”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