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在这个即将举国欢庆国庆节的时候,周阳心里却莫名的一阵阵失落,他再次环视了自己的办公环境,恋恋不舍的和同事握手告别,来到宏伟壮观的新农行办公大楼前面,他手捧鲜花和领导同事合影,接受者新老同事的祝福,他落下两行滚烫的眼泪了眼泪。这天,他正式退休了。
近40年前,英姿勃发的他刚刚参加工作,那时单位里还只有三间平房当营业室,虽然来存款的人不少,但是处在改革开放前期,人民普遍的还不富裕,大额存款的人很少,都是几十元或者几百元的存款,手工开立存款单,一天下来,累得手腕子疼。那时还没有计算机,都是靠手工计数、拨算盘盘点储蓄底卡。那个时候,他仿佛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算盘不娴熟,月底底卡往往核对不相符,他就和同事们一遍遍的手工计算,有的时候忙个通宵,公鸡叫了头遍,算盘还在噼里啪啦的响,直到相符为止。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青丝被岁月染成了白发。日子在平平淡淡中度过了,转眼间列车到了人生的一个驿站,他该打点行李下车了。
根据原先的计划,退休以后,他想回到延安大学母校,再看一眼他当年读大学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话,再找找当地的老师和同学聚聚,将近四十年了,心头积攒了多少话要说。想再看一眼宝塔山,畅快地唱一曲信天游《回延安》:
……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儿子在北京农行工作,活脱脱的一个他年轻的时候的相貌,计划国庆假期带着媳妇孩子,来车接他老两口去延安旧地重游,然后去北京定居。儿子在大兴给父母买了一套楼房,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老两口居住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想到将来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生活,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幸福生活,这是多少人将来的期盼。周阳工作的时候,也没想到将来去首都生活,按说,他应该满足、知足才对。
然而,拿到退休证的这天夜里,周阳却失眠了,像澎湃的海潮,心中卷起无数的浪花:
——同事老胡前几天滑倒跌断腿了,孩子去了国外读书,妻子有哮喘病,生活难以自理,我得去照顾一段时间。
——顾家庄老蔡家去年贷了10万元贷款养殖花卉,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很多名木花卉经不住严寒或者不适合的地温、湿度,死掉了一片,虽然贷款已还清了,但是一家人生活拮据,抽空给他家送点米面油,顺便赞助他一点钱,不过这事要和当家的老婆子商议好。
——徐家楼一个小青年卖海产品,经他调查办理贷款5万元,前些日子带着一个花市上做生意的小姑娘跑了。黑头老李开着三轮载着他到处打听,顶着烈日,风里来雨里去,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最后在潍坊的一家瓷器店里找到小青年,当场还请了贷款,老李连口茶水也没喝他的,他要去北京了,必须登门答谢一下人家。
——这些年在工作上,领导同事照拂了他很多,尤其是他生病的时候,同事主动承担了他繁重的工作;领导在百忙中询问他的病情,并且亲自到医院看他,嘱咐他安心养病,工作上的事不用他操心……,一幕幕像电影一样闪过,去北京的时候,要和同事长聚一下,倾诉一下对工作的万般不舍、和同事相处的开心阳光的日子,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忽然像打开了一扇窗,无比敞亮透彻。
不知不觉,国庆长假到了,儿子一家三口从北京来了,个个满面春风、笑靥如花,手里大包小包提着。老伴看看儿子、又端详儿媳,抱着孙子,喜得合不拢嘴。孙子缠着爷爷去北京给他讲故事,他觉得爷爷肚子里有着说不完的好故事。儿子、儿媳觉得父亲工作了大半辈子,这次终有个归宿了,以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到颐和园、故宫、北海散步、到西双版纳旅游,老爷子高兴,还可以坐着火车去千户苗寨、去丽江、去拉萨……
周阳在市中心酒店订了一桌,平时一贯节俭的他,破例的点了几道名菜:孙子爱吃的红烧肉、儿子儿媳爱吃的.糖醋排骨、宫保鸡丁,还有他和老伴喜欢的干锅包菜、鱼香肉丝、水煮鱼……
他告诉儿子,他这大半生很平凡,但是很知足,他在农行这个大家庭里,处处感觉到像家里那般温馨。在农行工作,他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经营百货的、有种大棚的、有干企业的、有跑长途车的……,他们舍不得他走,他们把每笔攒下来的辛苦钱,都放心的存到农行,急用钱的时候,农行也会派人上门,帮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他们甚至也把农行当成了自己的家。
从来不沾酒的他,破例的和儿子满满的对斟了一杯白酒,趁着酒气微醺,他告诉儿子:去北京定居的事,要再推迟半年,看着儿子一脸诧异的样子,周阳解释说:“家里还有一块小菜园,有些菜刚发芽,等我把菜收好了,再和你妈去北京。”
儿子儿媳虽然不解,但还是默默点了点头,只有孙子大声喊:“爷爷,明天我就把菜园给你铲了,你和奶奶必须去北京,而且每晚上都要给我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