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65 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
现实为了整体最优化,而不是个体
通过快速试错,以适应现实是无价的
意识到你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并决定你成为什么样子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的视角
理解自然提供的现实教训(我想到了道德经和易经里的一些内容)
把你的进化最大化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自然的一项根本法则,为了赢得力量,人必须努力突破极限而这是痛苦的
痛苦+反思=进步
“步入新境界”是指, 将喜欢上以下三点:• 找到、 接受, 并学会如何应对你的弱点;• 更喜欢周围的人对你坦诚, 而不是隐瞒对你的负面看法;• 展现真实的自我, 而不是强行把弱点伪装成优势。
考虑后续与再后续的结果
接受结果
从更高的层次俯视机器
面对自身缺点,你有4种选择:1.你可以否认缺点(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2.你可以承认缺点并应对缺点, 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势(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你的自我改变能力)。3.你可以承认缺点并找到绕过缺点的方法。4.或者, 你可以改变你的目标。
我所说的“步入新境界”是指, 你将喜欢上以下三点:• 找到、 接受, 并学会如何应对你的弱点;• 更喜欢周围的人对你坦诚, 而不是隐瞒对你的负面看法;• 展现真实的自我, 而不是强行把弱点伪装成优势。
但大多数人缺乏勇气克服自身弱点,也缺乏勇气做出这一改变所要求的不容易做出的抉择。归根到底,这可以总结为以下5项抉择:1. 不要混淆你的愿望和事实。2. 不要为自身形象担心, 只需关心能不能实现你的目标。3. 不要过于重视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 再后续的结果。4. 不要让痛苦妨碍进步。5. 不要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任何人,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166-177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
1. 有明确的目标。
2. 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 并且不容忍问题。
3. 准确诊断问题, 找到问题的根源。
4. 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5. 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 实现成果。
有明确的目标
a、排列优先顺序:尽管你几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但你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
b、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
c、调和你的目标和欲望,以明确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东西。
d、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成功本身。
e、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
f、谨记伟大的期望创造伟大的能力。
g、如果你拥有灵活性并自我归责,那么几乎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成功。
h、知道如何对待挫折和知道如何前进一样重要。
2.2 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把令人痛苦的问题视为考验你的潜在进步机会。
不要逃避问题,因为问题根植于看起来并不美好的残酷现实。
要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
不要把问题的某个原因误认为问题本身。
区分大问题和小问题。
找出一个问题之后,不要容忍问题。
2.3 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先把问题是什么弄明白,再决定怎么做。
区分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认识到了解人(包括你自己)的特性,有助于对其形成合理预期。
2.4 规划方案
前进之前先回顾。
把你的问题看作一部机器产生的一系列结果。
把你的方案设想为一个电影剧本,然后循序渐进地思考由谁来做什么事。
把你的方案写下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并对照方案执行。
要明白,规划一个好方案不一定需要很多时间。
2.5 坚定地从头至尾执行方案
规划做得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
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常被大大低估。
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你在严格执行方案。
2.6 谨记:如果你找到了解决方案,弱点是不重要的
考察你犯错误的类型,并识别你通常在五步流程中的哪一步上做得不好。
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阻碍其成功,找到你的这个弱点并处理它。
2.7 理解你和其他人的“意境地图”与谦逊性
177-193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3.1 认识你的两大障碍
1、理解你的自我意识障碍。
2、“两个你” 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
3、理解你的思维盲点障碍。
适应和进化有三种途径:(1)训练自己的头脑以反直觉的方式思考(例如有创造力的人通过自律和练习变得更有条理);(2)利用辅助机制(例如程序化的提醒器);(3)在自己的短板上,依靠擅长者的帮助。
3.2 奉行头脑极度开放
1、诚恳地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并认识到,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 才是更重要的。
2、认识到决策应当分成两步:先分析所有相关信息,然后决定。
3、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4、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吸纳” 。
5、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
6、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
7、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种做法最合理。
3.3 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3.4 和可信的、愿意表达分歧的人一起审视你的观点
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
3.5 识别你应当注意的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 .
1.头脑封闭的人 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他们通常会因无法说服对方而感到沮丧,而不是好奇对方为何看法不同。他们在把事情弄错时会产生坏情绪,更关心自己能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不是提出问题,了解其他人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当其他人不赞同时他们不会发怒。他们明白自己总有可能是错的,值得花一点时间考虑对方的观点,以确定自己没有忽略一些因素或犯错。
2.头脑封闭的人 更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尽管在特定情况下,可信度高的人有权做出陈述,但真正头脑开放的人,甚至是我认识的可信度最高的人,也经常会问很多问题。可信度低的人经常告诉我,他们的陈述其实是隐性的问题,只不过是被表述为低自信程度的陈述。尽管有时的确如此,但据我的经验,更多情况下不是。
头脑开放的人真诚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提出真诚的问题。他们还经常权衡自己的相对可信度,以确定自己应该主要扮演学生、老师还是对等者的角色。
3.头脑封闭的人 更关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当对方不赞同时,他们通常会认定自己没有被理解,而不是想想是不是自己没有理解对方的观点。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事物。
4.头脑封闭的人 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可能错了……但这是我的观点。” 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种典型暗示。 这往往是一种敷衍性的表态,人们借此来固守自己的观点,还感觉自己是开明的。如果你的陈述以这样的方式开头——“我可能是错的” 或“你不一定信我的话” , 那么你最好接下来提一个问题, 而不是做出一个断言。
头脑开放的人知道何时做陈述,何时提问。5.头脑封闭的人 阻挠其他人发言。如果在对话中一方看起来不给对方留说话空间的话,他就可能是在阻挠对方说话。为了应对这种阻挠,可以实行我之前提到的“两分钟法则” 。头脑开放的人总是更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他们鼓励其他人表达观点。
6.头脑封闭的人 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他们让自己的观点独大,挤掉别人的观点。
头脑开放的人会在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同时思考两个或者更多相互冲突的概念,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
7.头脑封闭的人 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谦逊通常来自人的失败经历,失败让人以一种开明心态积极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头脑开放的人看待事物时,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
3.6 理解你如何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1、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2、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
3、认识自己的思维盲点。
4、假如很多可信的人都说你正在做错事,只有你不这么看,你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看偏了
5、冥想。
6、重视证据,并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
7、尽力帮助其他人也保持头脑开放。
8、使用以证据为基础的决策工具。
9、知道什么时候应当停止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信任自己的决策程序
4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我为什么开始研究神经科学
4.1 明白你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能带来的力量
1、我们拥有各种天生特征,既可能帮助自己也可能伤害自己,取决于如何应用。
人脑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新生儿的大脑里就包含了数亿年生物进化累积的成果。
4.2 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做出的美好选择,而且是我们天生的生理需求
4.3 理解大脑里的主要斗争,以及如何控制这些斗争,以实现“你”的愿望
要知道最常发生的斗争是情绪和思考的斗争。
调和你的情绪和思考。
善择你的习惯。
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 ,以养成好的习惯。
理解右脑思维和左脑思维的差别。
[if !supportLists]1. [endif]左脑按顺序推理,分析细节,并擅长线性分析。“左脑型” 或“线性” 思考者分析能力强, 通常被形容为“明智” 。2.右脑思考不同类别, 识别主题, 综合大局。 富有“街头智慧” 的“右脑型” 或“发散” 思维者, 通常被形容为“机灵” 。
理解大脑可以改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