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老爷子病逝了,享年84岁。9月12日,我在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阅读老爷子70岁时的采访稿《单田芳去世:明天听谁说评书?》,有几点所悟,得以记录。
1、如何兼顾速度与匠心?
我没有听评书的爱好,文章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单老的两个经历:
“张作霖这本书我准备十多年的时间,收集大量资料,访问了许多了解他的人,早就想说,但不太敢。”、“再拿我录制的《廊坊大捷》来说,我对廊坊一无所知,而且讲的是义和团大败法军的事情。这个事情我并不是很清楚,对廊坊的风土人情也不了解。怎么办呢?做实地调研。”
长时间打磨一个作品,是我一直向往的一个状态,也许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匠心,喜欢慢、细致地考虑一件事情。无奈现在的互联网节奏都过快,日更俱乐部处处皆是。一个人8小时在工作、除去吃饭睡觉等日常起居,还有多少时间留给你写文呢?更何况一篇好文通常要经历“大纲——找资料——组织语言、文章结构——反复删改”的过程,日更的文章能有多精细便可想而知了。
于是身处互联网的我一直在困惑,如何兼顾快与慢?今天看单老的创作经历之后,有了点眉目。可以把事情分成3类:应急性工作、日常工作和打磨性工作。如此有张有弛:
● 应急性工作
注意积累和总结工作流程、模型、细节和数据,其实就是套路,形成卡片,方便再次遇到类似工作时取出套用;
● 日常工作
积累素材
● 打磨性工作
可定为中长期专题,在一定时间内不断积累相关素材、改进模型,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
2、工作时长与状态
他每天4点多钟就起床,点上一支烟,沏一杯茶,就开始备课。今天要从哪儿讲到哪儿,头怎么开,尾怎么收。大概每天10点钟之前,三段书就录完了。下午,开始准备明天的书。周而复始,一万多集的评书就是这么说出来的。
反复地训练同一项技能,能够让人对时间有掌控感。现在接触的工作杂而乱的状态时,定期将一个技能定为打磨性工作,每日练习。
3、如何学习才能深入?
“我的先辈都是文盲,说书靠口传心授。到了我这一代,口传心授怎么行?你说到一个词句典故,要知道它的出处才行,必须讲出所以然,这就需要去历史里钻研。我一开始说的都是传统书,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隋唐演义》,我都必须查查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情,看我们都把这些历史加工到一个什么程度,弄明白哪些是虚构加工,哪些是史实。”
这一段最打动我,现在我们很多应用的套路,我们是不是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了呢?如果我们再去探究一下概念、方法论的出处,背景故事,应用场景,是不是就更能清楚这个方法的应用限制在什么地方?这是现阶段我对深阅读和浅阅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