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奇自己为什么总是要委屈自己去做好人。不能好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在不断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最后换来的是别人的不懂感恩,还反过来伤害我。我已经尽自己全力去维护一段关系。小心翼翼地经营怎么最后却换来相反的结局。
如果说因果,并不是你做了什么换来什么结果,而是我所想的便是因,行动就是我思想的结果。后面发生的一切只是一个能量的发展而已。那么我只能说,当我选择做老好人的那刻我就已经选择了伤害自己、忽视自己的感受、违背自己的意志。我才会看见这样的结果。
小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爱。爱都是盲目的,只要能看见父母对我的所作所为是快乐的,我便认为那是爱与认可。所以我学会了用讨好、牺牲、退让来换爱。到我离开家庭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还是用这些模式来和别人互动。父母是不会离开自己的关系。可别人不是这样的。这让我的自尊也一次次地崩溃。明明我已经全心全意地像条狗一样乖巧服从。可换来都是负心人。
老好人这个面具,还让我不感说不,不感捍卫自己。我内心有一处深深地认为只要我守住这老好人的一面我就值得被爱。如果我不是那个老好人,我身外的关系就会破灭。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我总是那么的敏感和小心翼翼。生怕我自己内在一个自私的面向出现了就会伤害别人。只要我做出了不是老好人形象的举动的时候我会严重地不断反省自己,告诉自己当初就不应该这样说那么刺激别人的话,你看这样一说人家就不鸟你了。其实可能只不过是对方突然有别的事忙,一下子把我忽略了。可我总在不知道实情的时候不断指责自己一些非常小的行为或者说话时的用词。
在高敏感的情况下,容易变得冲动和暴怒。会在看不清别人的立场下妄下判断,觉得别人就是在攻击自己,然后产生极端的情绪。或者就直接和别人绝交。不想被伤害。所以其实老好人的本身是内在严重的压抑,最终会引发情绪暴走的人格。这样的死循环就是,一直要自己做好人,一直地压抑,因小小事就会爆发,爆发后不断指责自己、恐吓自己,内心受到多重伤害,又变得无力的死循环。还不如做个正常人有一说一好,至少不压抑。
大人总教导我要乖、听话、服从、却从来没有教我怎么灵活处事。也没有教我什么是爱与被爱。他们从来都没有尊重过我的需求。只要我提出我的想法,表达我的情绪的时候,总是被否定。导致我长大后只要遇到问题我都不喜欢和别人说,我有情绪都不会表达。只会自己一个人面对。独自流泪。因为我很讨厌别人用正确的话来评判我的情绪。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们的经历都一样。父母、长辈都没有教过我们怎么去爱。每个人做事和处世都是流程化,格式化、不断地套用道德的公式去和别人互动。导致我们全部都成为了孤岛。根本就不会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别人,甚至就算懂怎么去做还是懒得去做,总是会想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去处理关系。自己的话走不进别人的心,就说别人是缺乏生活经验,不懂事,智慧不足、幼稚。其实不是别人不懂,是你没有耐性去了解别人罢了。
很多时候我自己也很害怕摘掉老好人的面具就再也得不到爱。恐惧去做真实的自己。如果我不能获得别人的爱,我就是不好的。可是我现在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其实别人给的爱,无论你做多少,你内心都不会满足。你会要完又要。而别人给的是基于他们自己有的,每个人对爱的理解都不一样,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也不一样。甚至可能是别人认为是爱的举动对你来说是一种致命的伤爱。那这样的爱你还要吗?还有就是,别人给予爱的质量也是根据他自己的状态来的。有时候真的是就算想给又有心无力,刚好你无时无刻都在缺爱的状态里。你见人就想索取。那你就很被动。你去哪里都小心翼翼,耗费大量的能量去做一个虚假的自己,还有不断地用牺牲去换爱。这样不累吗。
那老好人的解药是什么。我觉得既然明白做个老好人就是为了被爱,那就好好地去爱自己。只有自己真正地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感到满足的时候,自己才会有力量。才不会稀罕别人小小的施舍。头脑才会清醒。也不会害怕失去,也不会害怕冲突。大不了一拍两散,我照样可以去找更好的人。而不是通过不断伤害自己去讨好全世界。
而爱别人也会变得更纯粹,以前为了被爱,去装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来索取和交换并不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