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大一的时候,在商场看中了一件特别特别喜欢的鞋子。
但是看看价签,不吃不喝攒三个月的生活费也买不来。
心头不禁一阵沮丧,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十一假期,老乡的学哥问我要不要去商场里做促销员,一天80元,日结,做得好还有提成。
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一天80,做7天,再加上剩下的伙食费,500块总归赚得到。
想起那双漂亮的鞋子,我双眼冒光,拳头一攥,还从没做过促销的我,就这么豁出去了。
于是,我苦哈哈的在当地的国美电器做了七天的彩电促销,七天成交了一单,加提成一共拿到了大概700块钱。
于是第二天,我就拿着钱把那双漂亮舒服的鞋子拎了回来。
那一刻,除了拥有了漂亮鞋子的满足感,更有一种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小愿望的满满成就感。
仿佛,只要我努力,世界都可以在自己的怀抱中。
2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自己会给自己列一个愿望清单。
这个愿望清单,是不能动用自己平日里正常的工资收入来支出购买的,而是要自己额外开动脑筋开源节流去完成。
可以是争取到大case的奖金,可以是写东西的稿费,也可以是微店里的销售营收(自己和朋友合伙开了个小店),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和努力之后的其他的收入。
我把这一部分,称为自己的‘折腾基金’。
使劲折腾去赚钱,再使劲犒赏自己去满足一些看起来有些作闹的小愿望。
除了自己的衣服鞋子,公婆的按摩椅、周同学的手表、恬妞的益智玩具等等的一些非生活必需品的东西,我都列在了我的小小愿望清单里。
每完成一个,就把愿望清单里的那一项勾掉。
很长一段时间,我生活中最爽的时刻,就是那提笔打钩的那一瞬间。因为我知道,做到了一项,就离自己的小奔头更近了一步。
3
我特别喜欢马良的一本书,名叫《人间卧底》。
他说:“我觉得完美的人生,是在少年时期就很老了,有一颗多愁善感,满是抬头纹的心。然后他慢慢长大,慢慢变得越来越年轻,年轻得像个无所畏惧的混蛋。”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个完美的人生,是在少年时期就有了梦想,小小年纪就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会有无数的荆棘在等着他,因为知道,所以惆怅,能力不够,耐力不够,也常常为此伤春悲秋。
可当他慢慢长大,却渐渐忘记了这些烦忧,只靠着北极星的一点点光也可以在夜色里狂奔,他会化身为一个屠龙战士,披荆斩棘,只为靠近你——他的梦想。
王健林的“一个亿的小目标”太遥远,今天,我们不说梦想,只说说让你心底有那么一丝冲动的想要得到的东西,想要去做的事情,想要见到的风景。
4
前几年,我的小奔头大多是那些自己喜欢的、烧脑的、向往的衣服、鞋子、化妆品、首饰等等,后边是那些让我夜里辗转反侧、百抓挠心、心心念念的演唱会、体育赛事的门票等等(我是足球、网球、羽毛球的资深伪球迷,迷龄超过十年…)
越到人生三十岁的边界,那些我不那么喜欢,但却真的可以给自己带来生活与生命的提升的事情,都成为了我给自己设定的小奔头。
那天,走在街上,一个中学生样子的小孩朝我叫了一声‘阿姨’
我一听,当即心头一紧。回家,赶紧滚去照照镜子:身材慵懒,线条模糊,脸色暗黄,皱纹丛生。就这幅尊容,怪不得人家叫我阿姨呢!
于是,马上给自己列了一个目标清单:
体重恢复到95斤以下;容貌虽不可逆龄反转,但一定要维持在目前的状态。
要完成这些,就必须做到:每周至少三次跑步健身,至少两次皮肤护理,至少一次的香薰泡澡。
是的,目标很美好,过程很残酷。
但是既然已经给自己提出了要求,描绘了蓝图,就一定要按步骤一点点去坚持。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能坚持做到,我将成为一个从外而内的全新的自己。
变美,其实变的不只是外表,还有内心——那些自信的感觉和发现自己潜能的快乐。
上个周末,带恬妞去朋友家,朋友自己烘烤的蔓越莓饼干,恬妞吃了很可口,一口气吃了四五块。
看着那小小的人儿,沉浸在美食中的满足的样子,我知道,我的小奔头里,还要把她的愿望放进我的清单里了。
回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年底前学会简单的烘焙,让家人吃上我自己烤的饼干点心。
5
作为正儿八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有小伙伴们前来问我:学姐,你的规划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刚想脱口而出:我就没啥梦想啊,可话到嘴边,看着那一张张虔诚、青春的脸庞,我还是特励志特上道的来一句:
完成你心中一个个的小奔头,梦想就会如约而至。
是的,我更喜欢用小奔头来为自己提气。
小奔头,可能也是你痛苦的一个蜕变的过程。
是你要放弃目前的舒适区,去尝试一些以前不曾踏足过的地方;
是你要和你不用伸手就能够得着的生活作别。
有一句很气人的话:“那有什么选择恐惧症,还不是因为穷;哪有什么优柔寡断,还不是因为怂。”
希望这句话说的不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