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别人对我好,不管是多少微不足道的好,我都忍不住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这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一句台词。明明白白的说出松子悲惨的一生的原因。
显然,松子是缺爱的,缺爱的人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回避型人格、容易焦虑。。。。。。缺爱其实是一个普通而不能再普通得问题,其实我们不必很在意。
但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注意,正视它并且努力改变,会解决生活中大半得烦恼。
缺爱者把握不了与人交往的分寸感。
缺爱者的交友需求很低的,只要有人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好感度瞬间飙到最大。犹如久旱的幼苗,一遇到水,就紧紧抓住不放。
松子为了父亲的一个微笑,可以不顾形象的扮丑;和四个男人的感情松子都全力付出、即使被抛弃、被欺骗、被出卖,也只是为了把他们留在身边。
在生活中,只要别人对我好一点点,我都下意识的认为对方是好人,是自己人,会对对方放松警惕,容易信任对方,容易放低自己得地位,下意识地讨好他人。
缺爱者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别人释放一点点的善意,自己会在内心被无限放大,容易产生这是“自己人”的错觉。面对这个人的请求,会没有底线地去一味成全,以委屈自己为代价;会对“自己人”无限信任,将自己的秘密合盘托出。
相对的,对“自己人”也会有很高的期待,当自己遇到烦恼时,会希望他能够施以援手,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会产生“背叛感”,在心里将这个人全部否定。
这种交友方式,非常容易被他人误会,不利于跟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人之所以缺爱与原生家庭脱不了关系。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未能与父母建立其比较强烈的依恋关系,其内心的安全感空缺是无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消除的。
从小被父亲忽略的松子,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从来不对她笑,为什么父亲的关注点只在弟弟身上。直到她发现扮鬼脸可以引父亲笑。至此,她每天都对父亲扮鬼脸,直到父亲再也不会因为扮鬼脸而笑,她发现自己在这个家再也没有价值,决然的离开了那个家。
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得否定伴随着童年。会因为家里不干净,睡懒觉、看电视把我们贬的一文不值,家里如果出里事,会抱怨我们没用,感觉我们多睡一会觉、多看一会电视,人生就会毁掉;在亲戚朋友面前抱怨我们也习以为常。家里如果出事,会抱怨我们没用,有时候甚至口出恶语。
在我们得意识里,我们永远也达不到父亲想要得标准。
在他的影响下,我们都变的非常缺爱,自卑,慢慢的,我们习惯地讨好父亲、害怕他生气、不想跟他呆在一起。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没有其他人那样落落大方,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也很少有朋友。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但我们这些缺爱者就没救了吗?不是,我们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善。
学会掌握社交中的“分寸感”,会让我们生活中少了很多烦恼,改善人际关系的处境。
“分寸感”就是需要我们他人进行分级,并且通过在心里强制练习来强化。我自己尝试将人分为三个等级,对我身边的每个人贴上相应的标签,来决定自己如何与其相处。
陌生人:如果别人只是见我微笑,帮我顺便开个门,帮我传个文件,对我展示过善意。我也会对其展示善意,随手帮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普通朋友:如果对方聊的来,性格友善,能尊重我,甚至主要关心我。这值得我多花时间在这人身上,我会在我的能力之内帮助他。
亲密好友:对方无论三观、还是兴趣爱好,都和我高度吻合,能力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来帮助我,这才是值得自己付出真心的人。
分寸感真得是非常难拿捏得,心里刻意练习以上人群划分,究竟什么人值得帮助,什么人值得牺牲自己的一定利益去帮助,什么人值得毫无保留的付出?当你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分寸感就自然而然的在你脑子里形成了。
如果没人给你温暖,那就让自己成为你的太阳。向你的内在挖掘吧,一定可以找到爱,因此这是从我们的生命诞生之处就存在的源泉。
爱是一种能力,可以习得。希望每一个缺爱的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