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简介: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人口学家,庸俗政治经济学家,东印度学院的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英国教会的牧师。
本书观点: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
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论证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因此,必然发生强大的妨碍,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与罪恶。
02.
创作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社会变革的年代。产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人口也迅速增加,但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发展,又使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失业和贫困成为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
03.
内容大纲:
《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提出了构建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作为人类维系生存的保证;
二是两性之间的性欲要保持平衡。第二方面,他还提出了两个级数的理论,在对人口增长不加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增长是呈现几何级数,其增长力是无限的,而相应的生活资料却只能以算术级数来增长。
第三方面提出了通过被动型抑制人口和主动性抑制人口的方式来减少人口。被动型抑制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主动性抑制则是通过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等方式来控制人口。
第四方面,阐述了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
04.
启示录:当马尔萨斯陷阱遇到商鞅变法。
在文章开始之前需对马尔萨斯陷阱进行内容阐释:
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的理论:
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也就是传统说法上的“翻番”——按2,4,8,16,32……增长),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按1,2,3,4……增长),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为了维持人口和生存资料的平衡关系,若单纯控制人口,消灭多余人口的众多方式中,如不可控的地震洪水,瘟疫肆虐,可控动作中的人为屠杀,计划生育等方式;
若单纯增加生存资料满足人口需求,就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作物的种植和产量的提升,如袁隆平“超级水稻”研究的目的和贡献。
那么在科技不发达,人力快速增长的时期,兼顾人口的控制和土地的扩张,就必须运用战争手段。
春秋战国时期,目前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人口应该是2000万或稍多,不过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数据,春秋时期人口应该在2000万以下。
因为目前国内学者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范围在1000万~3000万之间,差异极大,所以目前只能采取2000万这样一个比较平均、也相对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数据。
还有部分推测如下:
①袁祖亮估算春秋时期总人口不超过1300万,战国时期人口才达到2000万的规模;
②王育民估计战国时期总人口有2000万,反推过来春秋前期人口只有1000万,后期达到2000万,即春秋时期人口在1000万~2000万之间;
③赵文林、谢淑君估计战国时期人口有3000万,即春秋中期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
由此可见,春秋到战国时期人口基数是不断增长,而诸侯大国之战仅是停留在长江以北,黄河中下游版图里互相争夺土地,从未向当时的地域版图四面八方伸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固定的可耕植土地的生产资料越发不能满足人口的增长,于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逐渐演变成了土地的兼并,国与国的兼并战争。
“春秋无义战。”
——《孟子·尽心下》
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信渐渐降低,很多有势力的诸侯依次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开展兼并战争。他们经常打着“勤王”的旗号,事实上是想取得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并非真正帮助周王树立天子威信。
如果说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目的,既想得到他国人口,也想获得土地来壮大自己实力,这时的战争至少还讲条约规定。
到了战国时期,人口基数到达了极点,此时的战争变成了只想要土地,不想要更多人口。
所有条约都被撕毁,于是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通过战争的手段不断获得了土地资源,也通过杀戮的方式降低了人口数量,简直一举双得。
在针对于马尔萨斯陷阱出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前面说到为了保障人口和生存资料的平衡中还提及到一点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农业,扩大生存资料以供应快速增长的人口。
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我们先谈谈“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
“开阡陌封疆”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将广大黔首控制在土地之上,以促使农业的发展,借此平衡人口增长和生存资料的矛盾。
同时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
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商鞅还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这些政策在不靠战争手段大批量获取人口的情况下,有利于人口保持缓慢的增长、同时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以发展封建经济。
以上两项措施在正面上对马尔萨斯陷阱起到了一定的缓慢消解,但是毕竟这是秦一国之类的平衡,没有得到有效改革的其他各国仍旧采取的土地兼并的战争手段。
同时重农政策措施的连续出台政策是设立户籍政策、连坐制度,将黔首牢牢拴在固有土地之上。
限制百姓迁徙,严格控制人身自由,同时下达固定的农业生产任务,强制其必须完成,否则加以惩罚。
但是土地毕竟也有限,遇上天灾水患怎么办?同时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秦国之内,原本的人口基数大,人口的几何级增长,农业的算数级增长发展一时半刻不能快速缓解两者矛盾。
没关系,商鞅变法中还有奖励军功,按军供授爵的措施。
商鞅规定颁赐爵位二十级,在大国兼并战争中斩获敌人首级可授爵一级,斩二首授二级,以此类推到十级之前。
受爵过程中自然有将新纳入土地的嘉奖,推行军国主义的同时按军功受爵,不仅解决了秦国国内失业人口的就业状况,通过战争人员的消耗一来减少了本国人口的压力,二来战争中通过斩首被兼并国家人口,那么新获得的土地是大量的,可供本国多余百姓耕重的“空地”,可谓是一举多得。
虽然商鞅推行的军国主义式重农抑商政策虽暂时缓解秦国面临的马尔萨斯陷阱现状,但是却把秦国变成了一个黔首愚昧,士兵杀戮成性的机器国家,才有了白起长平之战中动辄坑降四十万的举动,这的确是自商鞅变法以后带来的消极影响。
秦朝扫荡六国速度之快,同时秦朝覆灭时间也快。商鞅变法后至秦国统一,始终没有逃出马尔萨斯陷阱,反倒是变本加厉重农抑商,物极必反导致秦末流民四起,盗匪猖獗,加上连坐法的延续,大秦不崩,更待何时。
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高楼塌。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始终围绕着人与土地在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