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压力加大,房地产市场暴雷事件、企业工厂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多,稳业压力大,且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有1076万。居民消费意愿降低,这些现象已经涌现出来。面对当前经济局势分析,其现实就是一种经济衰退现象,这既有国际形势普遍问题的影响,又有国内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过去10几年房地产产业发展过快,房价被推向高位,普通居民的大部分资产都押在房子上,房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的能力。且房产作为金融资产,一但房价下跌,居民资产将明显缩水,普通群众将更加不敢消费。国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出台后,已充分证明国家已经高度注意到这一情况。
当前的经济如此复杂,既面临抗衰退,又要想办法去掉房地产杠杆,从经济学的工具分析,这就要涉及国家和央行在制定政策上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了。
这里我简单介绍下经济运行的规律:我们都知道,经济运行是有周期性,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经济是由交易造成的,用货币加上信用交换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支出是经济的推动力,信贷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的作用是收税和花钱、央行控制着货币和信贷数量,央行通过的利率和印刷钞票来实行这种控制;在平时的经济活动中,央行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调控货币的供应总量,即可实现社会信贷的调控,从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萎缩。但是当经济出现衰退、去杠杆化的时候,那就是全面的进入萧条时期,其造成原因就是因为信贷规模过大,居民收入已经远远跟不上,导致信贷坏死,并恶性循环,经济高度萎缩,对于这一局面,通常政府采用的就是央行大量的印刷钞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然后政府将钱购买金融资产,防止资产价格下跌,稳住资产价格,让群众的资产恢复一定价值。
上面谈到的政府采取的措施只是一方面,通常应对的方法有四种:一是政府开始紧缩开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二是减少债务,进行债务重组(将原来的一些债务、和违约行为进行重新调配,债权人减少债务规模,尝贷人减少尝贷压力,这比债务违约,债权人一分钱拿不到要好);三是财富再分配,调节富人资产,进行平衡;四是央行印发货币,政府通过举债稳定市场(稳住金融资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提高就业率、给困难人群发福利)。
通过我上面的介绍,大家似乎也看到了近期我国政府的一些救市行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采取措施不断出台政策以刺激和恢复经济,例如,今年来,降准、降债、降税、支持生产,扩大就业率,刺激消费,恢复市场主体等等这些措施,这些词语我们应该能经常能从新闻里看到。
尽管我们的政府做了很多工作,高层也出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措施,但是在出口越来越受影响的状况下,当前我国在促进内循环政策上,应该着重以恢复群众敢于消费的信心更为重要,现在的一些刺激和调控似乎还是一些基本面的调节,我国消费的根本问题是群众顾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在这里不得不重新提一下房子的问题了,我国大多数居民穷其一生几乎80%的资产都押在房产上面,除去不到1%富人和不到10%的中产阶级,可以想想,普通群众一但在经济衰退时期日子有多难,他们又怎敢去消费。
在此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假设国家对有且只有一套住房的居民,采取住房市场价回收政策(设定回收的基本条件,考虑地区差异,因地制宜,比如,一般地区居民回收抵债后净资产不高于50万,一线城市居民回收抵债后净资产不超过200万等条件),居民再以租赁的形式从国家手里租回其原有房屋(对于原高端住宅居民,政府可结合其它指标,重新另行调配),并享受可长期续租的权利,从而解决居民资金紧缺问题,又使其住房问题得到保障;这对于长期背负过大债务问题的居民,得以从债务中解救出来,使其有钱去从事提高生产和消费活动,当居民通过努力,提高收入,产生积蓄后,可再从国家手里买回房屋的所有权。这一政策在运行上会形成一个循环体,从而改善目前及将来的消费环境。(目前已经出现了济南城市投资公司收购3000套存量房作为租赁储备住房的积极主动,但是我觉得这一政策应该不仅用来缓解市场的存量房压力;而且,对于居民的二手房也可以采用回收政策,用此来缓解普通居民的经济压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为主体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特性,如果在住房问题上进行改革,采取体现以人为本,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当我国居民不再为房产而担忧的时候,群众大胆创造、努力提高生产、敢于消费的内生动力将不断涌现。
假设这一政策得以推行,我国的居民将从根本上解决住房保障问题和消费力不足的影响,居民消费观念将更加的积极,国家的信贷及金融市场将更加繁荣,经济动力将更加勃勃生机!(本文为个人观点,对经济政策的一种假设,文中不到之处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