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教育这个话题,是比较有争议的,尤其对于亿万牵挂孩子成长的父母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有的人说中国的现代教育出不了钱学森那样的人才,有的人叫嚷着教育的种种弊病和漏洞机制,有的人抱怨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等等。
总之,教育是个千百年来让人苦恼和头疼的一个领域,它既关乎孩子的成长、家庭的幸福,也决定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
拿我来说, 上了这么多年学,见了形形色色的老师。有负责任的,有照本宣科的;有凶神恶煞、言辞激烈的,也有细心教导、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孩子的第二任教育者,一个老师的合格与否,关系到孩子身心发展的健康状况。
在我这十几年的受教育经历中,可算得上是“教育三千”,若要从中“取一瓢饮”的话,令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孩子的积极性问题,大多老师用“教育”的思维教育着学生。这样一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这个形象永远是高不可攀,高高在上的。那三尺讲台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质,成为了一些老师舞文弄墨的平台,成为了凌驾于人类情感之上冷冰冰的发号施令的场所。
长此以往,每当老师提问时,下面的学生都会默默地低下恐惧的头颅。有的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想回答,而是教学方式的扭曲打消了他们积极参与的念头。学生担心的是,如果自己起来回答问题,收到的会不会是“你连这个都不会?”“你整天在干些什么,用你的脑子想想。”等等这些打击和扼杀积极性的刺激性话语。最后,不敢回答问题这个扭曲的教育方式所留下的后遗症,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伴随终身、难以抹去的阴影。
当我们教育学老师告诉我们,她没有用一药一剂便治好了孩子的口吃时,下面在坐的同学都目瞪口呆、佩服至极。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果,和她多年研究教育的硕果是密不可分的。
她告诉我们,很多口吃孩子的家长都急着去投医问药,那样毫无必要,也毫无效果。她在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日复一日地坚持做着一件事:每当孩子结结巴巴地说出一句话时,她都会一个词一个词地教孩子清晰地读出来。慢慢的,孩子从能清晰地说出一个个词到流畅地说出一句句话。
她把这种教育行为称作不过分强调,意思是孩子口吃时不要抱怨、不要打孩子,而是积极引导孩子跟自己学习吐字的清晰度。这种耐心和用心与《让教育回归美好生活》的作者极其相似,他们都在用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用仁爱带领孩子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前行。
如果现在的你,正在苦苦寻找治愈教育顽疾的最佳药方,我给你推荐一位叫张贵勇的好爸爸,让他为你把把脉:
01 不要“教育”孩子
写作之余,一直陪伴孩子的成长,记录着孩子的生活点滴,反思如何给孩子合适的家庭教育,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嵌入孩子的生命,收获的是对孩子心理认知和成长轨迹的见证。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这个很古老话题的书,一提起教育,很多家长会问:“用什么方法教育的孩子最成功?”其实,教育孩子并没有方法,并且,我们不应该“教育孩子”。当一个家长的口中出现“教育”这个字眼的时候,已经偏离了孩子成长最健康的轨迹。
孩子与父母总是亲密无间,家人之间也该坦诚以待:我们不必羞于表现对孩子的爱,而且我愈发感觉心中有爱的孩子会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有幸福感。
作者并没有用枯燥乏味的说教去告诉读者教育的无数个方法,而是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传递自己的育子宝典。这一个个生活情境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每个家长都会在阅读之后感同身受、感受颇深。作者作为亿万父亲中普通的一位,用持续不断的耐心记录了孩子每天成长的点滴,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作者在用全心作一位孩子成长的见证者而不是教育者。
02 是家人,亦是朋友
“在彼此观照的过程中,我开始警惕成人思维里惯有的简单与粗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以教育的名义去戕害童心。
一个家庭的组成,是缘分使然。父母就像那深值于土壤的树根,不断汲取充沛的养分,为的是让孩子这棵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因此,父母与孩子既是一个有爱的整体,又像是同一条船上患难与共的朋友。
“正是在孩子一天天的成长记录中,他渐渐悟到教育的方法与真谛。虽然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这对父子一起去追求教育的完美,把教育还原为美好生活。”
作者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并没有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教育孩子在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而是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他以平等的身份,做着再普通不过的事,给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放生、用一颗童心和孩子开玩笑等等。所有这些,并不是作者的特权,而是每个家长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身份和姿态,你的孩子就具有了相应的成长方式。
03 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有更好的家庭
我希望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能体会到生命的种种乐趣与价值,而不是被条条框框各种压力所束缚,更不是为之无限加码。
天底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因为人生来就不完美。但你选择给孩子的,却会让这个家庭更加充盈。
在孩子的疑问、好奇泛滥的时候,很多家长可能会招架不住。有的家长会不耐烦地三言两语地去敷衍,有的家长或许会因为暴脾气的操纵而扼杀了孩子的探索和好奇。而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这样做注定了孩子的成长是失败的,身心的发展是畸形的。
作者的成长,一部分来自孩子的成长。有的时候,由于一个不确定的问题暴露了自身知识储备的缺乏,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感觉丢脸或者去极力解释,而是虚心检讨自己的不足,赞扬孩子的聪明、知识的渊博以及涉猎的广泛。面对孩子的错误,作者选择了不揭穿,这样的话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和五花八门的想象力,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乐趣。
结束语
有个纪录片叫《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讲的是中英教育模式哪一个更好。当那个学校的英国学生在中国教育模式下学习时,大多抱怨课业负担的沉重。当记者采访其中一个学生时,他的一句话点醒了在教育中苦苦求索的人们:“我觉得教育有自己适合的土壤, 和别人比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是啊,教育应当“因材施教”,不能用流水线的作业生产整齐化一的教育产品。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天,用心和友爱才能使这片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