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出身英文专业,做过很多翻译相关的训练,但坤珊老师翻译,考验的根本就不是遣词造句和背景知识,而是看见孩子,看见真善美。
坤珊老师和Holly老师的组合,是1+1大于2的馈赠。
矮柜上的绿植
提起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类,脑海里浮现的是遍布颜料的工作服,杂乱堆放在地上的颜料画笔,墙面虽然有肆意的洒泼,但调色盘总是层层叠叠难以分辨时日的颜料……对于外行的我来说,只能理解为艺术的不拘小节,或者是自由。
可是老师呈现的是一尘不染的画架,四四方方的矮柜,旁边有一张小桌子。矮柜的每个格子里有一个托盘,托盘上陈列的单独的工具。矮柜上有笔筒,三层架和一盆绿植,画笔按照种类分装在不同的笔筒里里,三层架分类放置三种画纸,绿油油的盆栽让人心神安宁。一派井然有序。
老师说了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托盘里提供孤立化的媒材并按照季节/主题进行轮替,其目的是让孩子在单纯的工作中从重复拥有新发现。我们习惯给予孩子最大量最丰富的刺激,也习惯地新刺激调动孩子的热情和动力,这种方法有时有效的,却简单粗暴培养了大胃口和缺乏耐心。孩子不是永动机,家长必须承认和接纳“冷场”,给点时间让孩子适应,冷静和探索规律。
其次,将画笔按照颜色分笔筒放置,不仅是符合孩子的敏感期,更是其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
最后,在有限媒材和丰富性的抉择中,要让孩子在环境中培养责任感以后再增加材料。
其实最后一点一直是我的困惑所在。我在童年时期热爱临摹和手工,但是常常受困于素材有限,材料不足。虽然长大后仍然巧手,但我常常感叹,如果小的时候给我更丰富的物质,也许我能在这条路上获得更大的满足感。7岁的姐姐很像小时候的我,热爱绘画手作。可能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曾经遭受的匮乏,所以我在家里准备很多美工材料,让孩子想起来就动手。也从不向孩子强调规整和收纳。常常孩子们创作完就拿过来给大人解说,然后将作品插在挂墙的透明袋中陈列就跑去玩开了。剩下的就由大人善后。陈列袋不堪重负的时候,大人才将其清空。今天上了课,我开始反思孰轻孰重,在家预备艺术环境,不仅关于物质的硬环境,还关乎秩序的软环境,对自己,对物品,对世界负责。满腔热血的时候,想一想矮柜上的一抹绿色。
如果有万金油的话
我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在评价他们的作品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不去纠错,但是,我却忽略了忌过度赞美。
评价孩子的作品要做到1关心孩子的想法,看见他的内心;2让他有再次尝试的动力。我可以试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和孩子聊他的作品。如果一定要有万能句式,那就是tell me about your work。往常我会问这是什么?作品叫什么名称,看似有问有答,其实是一问一答。将话语权和主动权还给孩子,看看孩子会和你说什么。
妈妈我要你帮我画
画画时孩子要你代劳的时候,不但要拒绝,还要把握机会,将其变为“授人以渔”的过程,帮助孩子从“我可以尝试”建立到“我可以进行”。
引导孩子观察:你看到卡车是什么形状?
引导孩子尝试:那你试试看把长方形画出来。
适当总结,建立信心:你刚才说卡车是长方形,现在你把它画出来啦!
小结后继续引导:你还看到什么?是什么形状?你试试看把这个形状画出来
再次小结:你观察到圆形,你把它画出来了!
所谓think aloud ,有些话,一定要把它说出口,帮助孩子建立:你是一个艺术家,你要做的是观察和尝试。
由上,大人在家庭中为孩子预备艺术环境的角色是:
1.提供好的材料(丰富媒材)和环境(有序规律)
2.准备好接纳的心情(接纳孩子的任何尝试,看见他的内心想法)
介绍画纸:
为孩子准备三种画纸,打印纸,水彩纸和厚卡纸。大小以1/4的A4纸为宜,帮助孩子专注。此外,站立使用的画架补充大运动的练习。
介绍画笔:
当你使用画笔时,要将笔帽盖在尾端。当用完画笔后,我会将笔帽盖上,发出click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示范盖章:
谢谢你记得使用工作垫。
还记得你在农场见过的马吗?这个印章上是马。(连接旧经验)
我可以把印章印在不同地方,也可以重叠,你看,我做出了一个pattern出来。(不同示范)
你要试试看吗?
示范蜡笔:
我知道有很多蜡笔,但今天我只拿了3个颜色,它们是:红,黄,蓝。请跟我说:红黄蓝。
拿其中一只笔涂色
我只是在涂色,我不确定我在画什么,你说看起来像什么?马吗?(连接之前经验),好像是。
换一只笔涂色
我不知道我在画什么?只是在涂鸦。
我喜欢我的作品,我喜欢这么做。
I am not just a scribble
唔?怎么将眼睛贴上呢?用贴纸的话会挡住小人,我可以用胶棒。
记住将盖子放在Mat上,这样就不会弄丢。
不用转太多,两圈就够了,1,2
我将眼睛在胶棒上转一转,再贴上去。
你可以贴在不同的地方,贴多少眼睛都可以。
因为在艺术创作里没有rule,只要你能够照顾好你的材料和收纳就可以了。
胶棒用完以后要关起来,以免干掉,将蜡笔放回原处。
你可以画不同的涂鸦人,因为在艺术创作里没有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