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恒山三定”
《笑傲江湖》里恒山派定闲、定静、定逸三位师太,是三个大好人。定逸火爆脾气,但侠义心肠,她虽气令狐冲为了救仪琳而破口骂尼姑,但仍推许令狐冲为“见义勇为的少年英侠”。她那一句:“咱们学武之人,要是不顾江湖义气,生不如死,不论男女,都是一样!”就说得令人慷慨凛冽。刘正风全家遭受嵩山派逼害时,群豪里也只有她一人出手拦阻,不料因一念之仁,受了重伤,只好怅然身退。那时候,岳不群不但袖手旁观,还在语言中落井下石呢。
定静师太亦是难得的好人,嵩山派的人绑了她的弟子,威逼利诱,但定静师太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嵩山派的人抓了定闲师太率领的弟子数十人,说是魔教所为,趁定静心乱之际,多方游说,不但胁之以威,而又诱之以利,那一番道理,一副为民请命、为定静抱不平似的,仿佛定静加以拒绝,便是对不起天下英雄,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不过,定静凛然正气,钟镇等人只是枉费唇舌而已。像定静这样不受诱惑、权名都无动于衷的,不但岳不群做不到,左冷禅、任我行等只怕都同样闯不过这关口。
恒山派掌门人定闲师太更是好人,她为报令狐冲对恒山派之恩,竟与定逸赴少林请方证大师释放任盈盈,结果双双死在少林,岳不群因何要杀她们,虽没有详细的交代,但“恒山三定”这类人,既不受利诱也不畏强权,正是被岳不群、左冷禅等人视为眼中钉,非除不可。
“恒山三定”都是好人,但定闲、定静、定逸个性却各有不同,因《笑傲江湖》的故事庞杂,人物众多,她们还未有机会发挥便告毙命了。这三个好人,跟刘正风一样,都不长命。其实在金庸笔下的长篇小说里,每一桥段里的人物,都大有发挥的可能性,只不过要看能不能与故事的主线配合而已。“恒山三定”三个心地慈祥但性格不一的师姊妹之间的故事,故引人入胜,其他人物的结局亦是令读者好奇的。如仪琳的日后如何度过?祖千秋、老头子以及老不死的情形;莫大先生的江湖行踪;泰山派的门户之争;任我行定计吞并武林之战等等,都是未完的故事,诸如此类,都使读者很有兴趣。
一部好的小说,自然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使得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有他们自然发展的力量,连锁而缜密地搭建成一部完美的巨构。
(贰)仪琳
仪琳,也是恒山派的好人,是金庸笔下的圣女。武侠小说被称为男人的童话,其主角当然十有八九是男人,如《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如《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如《碧血剑》中的袁承志。书中女主角大都是陪衬人物,仪琳在《笑傲江湖》中的地位便是如此。
在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中,大多数读者对仪琳是爱怜的态度。她的最可爱之处,是极其善良而又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这个纯洁的俏尼姑被采花大盗田伯光擒住,欲施非礼,在千钧一发之际,被令狐冲撞见了。这一段令狐冲救仪琳的经过,由仪琳口中叙来,十分动人。这自然是金庸特有的本事,他善于从旁人的回叙中来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婉婉道出,层层挖掘,既显出令狐冲的高风亮节,又让仪琳单纯可爱的性格跃然纸上。
仪琳接受的是宗教思想,一个年轻美貌尼姑的内心世界因为闯入了一个令狐冲,而掀起重重波澜。她自知尼姑不可动凡心,但又因为钦佩令狐冲而暗生爱恋,自知不对,却又无法解脱。这段心理刻画十分成功。犹豫再三,佛门弟子戒偷戒盗,她为令狐冲偷摘西瓜,岂不犯戒?她身无分文,而心爱之人又想吃瓜,让她左右为难之极,但爱情的神奇力量终于战胜了清规戒律。仪琳摘瓜之时暗暗自责:“是我仪琳犯了戒律,这与令狐大哥无干!”仪琳这段表白,正表现了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境界,恐怕在金庸笔下的女子中绝无仅有。
仪琳的故事,又引出她父亲不戒和尚与她母亲哑婆婆的一起风流韵事。当哑婆婆知晓了女儿的心事,不由蛮横起来,掳来令狐冲,强迫他当场娶仪琳。这段情节,初读令人发噱,但细细回味,却在笔墨间反衬出仪琳如同璞玉般的高尚人格。她起初不信令狐冲会爱上自己,听哑婆婆说令狐冲当了和尚她难过,她不想令狐冲当和尚;哑婆婆又说要让令狐冲当太监,仪琳更是坚决反对,她的理由是像令狐冲这样的好人是不能当太监的。她明知令狐冲深爱着小师妹岳灵珊,她没有嫉妒,而是满足于心上人的快乐。
初识仪琳,只觉得这个纯洁无邪的小尼姑是理想中而非现实中的人物。她在偶然中杀死了岳不群,众人推举她为衡山派掌门,她坚决推辞,可见她跟令狐冲的精神境界相似。可惜最终令狐冲选择了任盈盈,让我们为仪琳遗憾,但她始终是我们喜爱的女子。
悬空寺里寂寞为谁唱歌
不说思念的痛楚有多难喝
不介意你说你不爱我
宁愿做一只扑火的飞蛾
只想问一句:
早些相逢你会不会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