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大师说起。David Hockney,一位蹩脚的画家,和才华横溢的摄影师。
大卫·霍克尼 是美藉英国画家兼摄影家,在近3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他矢志不渝地坚持探索照相机的多种多样的工作方式和摄影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他的摄影拼贴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似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奇妙的世界,这一独特的形式被人们称为“霍克尼式”拼贴。
先来一波图你们感受一下“霍克尼式”拼贴的魅力。
很有意思的是,我觉得霍克尼的拼贴比普通的照片更加接近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感知。
因为,正是片段构成了你的感知与记忆
人的眼睛很特别,它们会整体感知,然后片段关注。眼睛一次只能看一个地方。比如看书的时候,你以为你在匀速的左右扫视书页,其实你的眼睛是在左侧某个点和右侧某个点之间跳动。同样的,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我们通常是先整体看一下大的感觉,然后就会进入局部片段的关注中。你可能会格外关注画面中的某一个局部,例如人像画中人物的眼睛或手上的戒指,而忽略他的鞋子。
真实生活中我们也是这样感知,并记住我们所经历的场景的。有一些细节会格外清晰,其他则几乎不会留意,慢慢也就淡忘了。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片段来构成你对于场景的认知,和筛选你记忆的组成呢?
-1- 你会注意什么
都说心里想什么,眼中就看到什么,你牵着狗狗上街,你就会留意原来周围这么多人养狗啊;你感觉你男朋友不爱你,你就会各种FBI+CIA附体搜集他不爱你的证据,最后证明他果然不爱你……(花式作死真心不值得同情,宝宝们不要效法)
很多研究表明,正是你内在的信念,决定了你对于外在环境的解读,从而影响你的情绪感受,进而导致你的行动。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你相信什么,就成为什么”的普遍现象。
想想其实蛮可怕的。因为你心中未加检视的念头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在你心中慢慢生长,直到长大成材了你才知道它是荆棘还是葡萄树。比如一个心里对婚姻抱有随意态度的人,更乐意暗暗积攒论出轨之合理性的论据,将来更可能随意的对待当初那个“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的承诺。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了,毕竟也不是说,心里有很负面的念头就迟早会完蛋,要真这样的话大家现在应该都活成悲惨世界了。
但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啊。就像飞机随时都在偏离预定的航线,但飞行员会不断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我们成功到达预定地点。及时检视你的心,校对调试它回到正轨上来,让它引导你产生正确合宜的情绪反应,让它来为你塑造一个美好的生命。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圣经 . 箴言 4:23
-2- 你会强化什么?
既然记忆也是片段的集成,那么选择一些来进行强化,就起到了构建记忆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喜欢抱怨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怨气,而每天写下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的人会越来越充满感激:因为我们在有选择的强化一部分的记忆,只是,你选择强化什么。
语言在强化记忆方面就存在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好像你做了一个精彩的梦,早上醒来估计很快就忘记了,但是如果你立即讲给一个人听,这段记忆就被固定下来了。同样,你常常念及别人对你的好,你就会发现真的哎他对我真心不错,自已越来越爱对方了;你常常抱怨他这也不会那也不好,你就会一遍遍强化了这种观念,直到它变成你的坚信。
虽然非常刻意,甚至会遭人反感,但是,我还是非常鼓励,谨言慎行,不要抱怨不公不正,反而去记录美好的事情,挂在嘴边,放在心里。久而久之你会积攒一大筐暖暖的好回忆,而那些糟心的破事儿则被风吹散飘向大海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在朋友圈里秀晒炫还是好过晒苦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