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儿子放学,儿子主动凑过来跟我说,妈妈,今天没记作业。我淡淡的说,那去训练吧。转身向地铁口走,儿子没有抗争,他知道这是之前的约定。我边走边扶着他的肩膀说,走喽,去给脑袋里偷懒的小细胞们冲冲电,让它们有能量一起干活。一路上在讨论着这周末要打升级赛的事儿,跟我说xxx同学要打红带了,他永远也追不上。我说,一级一级的练,终有一天咱们也会打到红带的,而且你的目标是红黑带,对么?如果要放弃的话,那就真的永远都追不上也实现不了了。
到了训练室,儿子说啥也不想来训练,说第一,要求太多,第二太啰嗦……就是不要在这里训练。拉锯了一段时间,冷静下来后,我跟儿子很坦诚的表达我的真实感受:妈妈很失落,按约定说好的事情,而且在来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不愉快,来了后开始反悔……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环境来让我们更好,是不是要看到并珍惜和感谢呀,那珍惜的最好方式是不是就充分的去用好它让它在自己身上有效。最终儿子提议让我陪他进去训练。训练前,我带儿子一起详细的读了训练规则,我儿子约定,分数由老师来制定,妈妈照着这个规则表来执行。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看到儿子由最初的“那好吧……”的状态里,慢慢的开始变成“要得分”的主动意识。我也在详细的记录着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儿子的每一点波动及每一个做到。训练结束后,三个分数都是超出预定分值的,儿子很开心,看了我给他做的详细记录后,更是开心。而且约好明天来,我也要给他做详细记录,还抢过我的手机,要录音为证。
看到儿子这段时间的变化,不管是训练也好,推拿也好,写作业也好,开始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着去做“妥协”,调试自己的“不舒服”。而我又开始了新的困惑,这个“度”在哪里,我又可以为儿子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