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午姐姐打来电话说爸爸接到个小姑娘的电话,称呼他“亲爹”,说,给“亲妈”打了电话没人接,所以打了他的。喊他们正月十五去家里做客吃饭,要是“大哥大姐”还没回京,也一起过来玩。爸爸有些蒙圈了,这女婿家没有女儿呀,这小姑娘是谁,还称呼我的姐姐们“大哥大姐”。后来才闹明白,原来是亲家母打来的,人家讲客气把自己降低一辈,替出门在外孩子喊的。由此想起许多险些被我们渐渐遗忘的交往礼仪,那些先辈传承下来的难能可贵的财富,应该深入我们内心、影响我们处世态度、行为习惯,塑造我们人格气质,甚至改变我们温婉面容的教养。
日常生活中代孩子称呼别人的习惯。
父母辈里的确有在日常生活中代孩子称呼别人的习惯。尤其是孩子长期在外,或者性格腼腆不喜叫人的,父母总会时不时代为喊别人一声。对那些比自己年少,但也需要客气尊敬的人,不好直呼其名,那么也会把自己降低一辈,站在孩子的角度喊。这样,一方面是提醒人家记着自己家里的孩子,不至于因为孩子常年在外求学工作而被家乡父老遗忘;一方面代孩子尽孝讲礼,早晚喊长辈一声,床前屋后有小辈的形象在,亲人们听了也安心;另一方面也有个对同辈晚辈的称呼,避免直呼其名的尴尬。在家乡大理,白族之地,我们常常会在街头巷尾听到某位老阿姨喊同辈或者晚辈,“阿嬢,您去我们家坐坐”、“阿爷,您最近身体好吗”、“大姐,你们下班回来了”……然后人家又回敬“身体好呢,就是走不快,小嬢,您身体也不错呢哈”、“不去了,大妈,您去我家吃饭吧”、“下班了,阿婶,改天休息日我们再去家里看您哈”……就好像每个人遇到的人都比自己年长。平淡恭谦,怡然自得,满街满巷其乐融融。分外醇厚,动人。
从小耳濡目染的教养
奶奶年近九十,双目几乎失明,每天开始吃饭前爸妈都要端一个托盘将饭菜送到奶奶面前。托盘里常常要有五六只小碗,盛饭的碗,盛汤的碗,盛热菜的碗,盛凉菜的碗……吃几道菜便要有几只碗。而白族的习惯是每顿饭都要有热菜,有凉菜,有汤羹,有荤有素,清清明明。有时奶奶一顿下来用掉的小碗比全家加起来还要多,但爸妈还是欣然的侍奉着,并不会把几种菜搅合在一起。因为奶奶年迈,味觉可能没有那么灵敏,爸妈还是希望奶奶能尝不同的菜品,而不是囫囵吐枣的单纯吃饭。节假日我们回家了,爸妈也会让我们为奶奶准备饭菜,尽管他们也不会先吃,还是在一旁看着,让我们尽孝奶奶膝下。
夫妻越来越像
两个人吵架的时候,我说了你一句,便要停下来等你说回我一句,或者针对我说的内容解释一句,即便实在理亏不能解释,而心里又不高兴的,也要大大的吭一声“额,知道了”,表示听进对方的话了。两个人吵架,要是一直是一方在骂人,而另一方既不骂人也不解释,甚至连个回复都没有,那么这场吵架就太没意思了。说人一方会觉得不被尊重,会失望,会伤心,也更加气愤了。可见,骂人这事也要礼尚往来,你说完了我说,我说完了你说,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有来有往,这样三两回合事情也就解决了。所谓两个人在一起有商有量也是这个道理。无论年长还是年幼,两个人在一起凡事都要有商有量,互相尊重,同时做好倾听者和表达者的角色,时间长了,夫妻间多的是两人志同和睦,少有争吵。因为在长久的有商有量过程中,他们充分的了解了彼此的喜好憎恶、思想态度、行为习惯和处事之道等,便会自觉不自觉的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矛盾、误会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便有老夫老妻从内在到外在越来越像的现象。
最近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也有在提醒和引导我们回归清明。整个诗词大会就像一场以诗会友的曲水流觞,选手们大多气度雍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会于此飞花射覆,平和淡然。可见诗词之美是渗透到他们心里去的,只是那么气定神闲的一站,诗意便出来了。的确,没有那份娴静淡雅的心自不能沉下去做深厚的学问,亦不能以无求的初心收获更多。
不忘初心,恭谦有礼,需要我们铭记和传承那些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礼仪。长幼有序,夫妻齐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