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无意间陷入间歇性的颓废中无法自拔,你以为这是因为懒惰造成的?其实却恰恰相反。
能够有觉悟感到自身颓废的人,大多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一类人。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感到颓废而深深的陷入自责的死循环中?
我想应该是过多的欲望与不切实际的目标。
过多的欲望分散了我们的精力,而不切实际的目标打击了我们的信心,所以,时间长了,我们就会感到身心俱疲,力不从心。
稀缺会让人变“穷”变“忙”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稀缺》
越是贫穷的人,越喜欢用时间去换取一些蝇头小利。
超市促销大减价,为了节约生活开支,天还没亮就等在门口蓄势待发,搞的自己狼狈不堪,花了一上午时间。
一些上班族,利用下班和周末的时间去送外卖、开滴滴,赚到了一些小钱,几年过去,还在职场中原地踏步,收入也仍然不能支撑起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些人,他们非常自律,有着很高的追求和理想,想努力提升自己,于是规定自己一周读几本书,看几次纪录片和演讲,做几次运动,然后就是书架上堆了几十本书,网站里收藏了一堆学习资料,运动装备也置办的非常齐全。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从表面上看,他们真的都非常努力和上进,但是结果好像却事与愿违。
因为超市促销抢购的物品,拿回家后发现,其实并不是自己现在迫切需要的,但当时就觉得抢到就是赚到,而然实际上,物品的囤积不仅占用了家里的空间,还分散了自身的注意力,花了更多不必要的钱。
上班族为了摆脱朝九晚五,早日实现买房买车,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跑滴滴、送外卖,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几年下来,重复的体力劳动,不仅占据了休息的时间,自身的知识积累与成长也没有得到提升和精进。试想一下,如果可以把下班的时间利用好,哪怕每天只抽出2-3个小时,去读几本好书,去写作,去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几年下来,你的生活也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人最缺的是什么,是时间,我们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一百八十瓣使用,我们想在各个领域里都成为佼佼者。
我们每天读书,跑步,学习,工作,还要增加点生活情趣,增进一下厨艺,布置一下家居,再去外面著名的景点打一遍卡,我们不停地忙碌着,却从未停下脚步来,想一想,这样的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真的有十全十美的人吗,既做了一手好饭,又带的了孩子,还能学习工作两不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假设真的有这样的人,那么他能够坚持多久?
给旋转的齿轮不断增加压力,总有一天,它的意志会被磨损殆尽,停滞不前。
如何摆脱“稀缺”心态
上面举的几个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对某种东西感觉到严重的匮乏。
有的人对金钱存在匮乏,有的人对爱存在匮乏,有的人对时间存在匮乏。
而造成这种匮乏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匮乏的执念分散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想要摆脱这种匮乏的心态,可以从以下这几点出发:
1.制定目标
对于任何一件事,成功与否都没有一个确定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你可以做到80分,那就有人可以做到100分,当你可以做到100分,就有人可以做到200分。
所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根据你目前的状况,先制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你费一点力气就可以达成的,这样有利于你持久的坚持与进步。
2.制定范围
范围与目标同等重要,如果范围不确定,就很容易超纲,导致目标涣散,消耗掉了过多的精力在无用的事情上。
好比你想学习一门厨艺,这是你的目标,然后你今天学习了中餐,明天去学习烘焙,后天又跑去学意大利菜,这无疑扩大了完成这件事的范围。
你要想清楚你学习厨艺是为什么,如果只是为了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那就没必要让自己面面俱到,去学习专业厨师才应该具备的技能。
3.去繁从简
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的精力被无限的消耗和拉扯,我们总是很容易被手机或者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与坚持。
过多的欲望和物质,会不自觉的把我们的注意力带偏,而当你觉醒时,却发现,自己已经严重偏离了当初的轨道。
不要囤积很多一年半年都用不上一两次的东西,删掉那些占用你太多时间和精力的App,保持清爽干净,你的心也会跟着明亮起来。
4.集中精力
吃饭的时候不要看邮件,走路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你不知道因为哪次的疏忽,就导致你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既然我们选择了做这件事,那就只能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放在上面,才能快速的将其攻克。
三心二意不仅会拖慢进度,最后还一件事都没有做好。
5.给自己一点“空白”时间
人的精力有限,我们不是机器人,只有劳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只顾着奔跑,要阶段性的停下来,思考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环顾一下周围,是否还有更合适的道路可以抵达。
一味的奔跑,只会让自己看起来像一只迷途的羔羊,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