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年关渐近,千千万万中国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回家!回家!回家!
也许许多人已经回到了家乡,有些人还在回家的路上,然而,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
图片|A-凯翔℡©
图片|斑马-斑马 ©
过年回不了家,那浓浓的乡愁如梁实秋笔下的美食一样,是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纵有万千乡愁,此时也只能化作一句:无论海角与天涯,心安即是家。
图片|J.Se7eN ©
只有漂泊,才能抵达故乡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图片|ChauKeen ©
图片|Eason.ZZZ©
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李白是真正的游子,一生踏遍千山万水,离家越远,离家越久,才真正懂得了“故乡”二字。
当初辞别故乡,李白依依不舍地写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身在洛阳,听到熟悉的曲子,又想起了故乡,吟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到后来,抬头望见月光,都会不知不觉想起故乡......
图片|张灯洁彩-λ·FoPoTo ©
图片|山蛭©
你我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是为了生计,也许是为了梦想,离开故乡,来到遥远的他乡。
正如余光中所说:“世上本没有故乡,只是因为有了他乡;世上本没有思念,只是因为有了离别。”
或许,只有漂泊,才能抵达故乡。他乡的山水,拉长了对故乡的思念,乡愁越浓,越想把自己与故乡连在一起。
游子的故乡,不在此地不在他乡,在心里。
图片|梦驼铃234 ©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
王鼎钧说:“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是异乡演变而来的,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是啊,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离开自己的故乡,寻找一个愿意停留的异乡,渐渐地,异乡成了故乡,故乡成了远方。
图片|bluehood ©
当年陆游带着家眷,赴千里之外的蜀地任职,他满怀愁绪地写下:“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和家人在蜀地呆久了,他渐渐喜欢上了这里,“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可见他当时的高兴劲儿。
图片|无形寂寞大刀熊 ©
图片|无形寂寞大刀熊 ©
陆游对蜀地的美食更是如数家珍,俨然一个当地人:“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最美味当数蒸鸡,犀浦的芋头香软糯滑,新都的菜口感极佳......
蜀地的一草一木,一蔬一饭,一人一事渐渐地融入了陆游的生命,陆游坚称自己“前生定蜀人”,本是异乡的蜀地,成了陆游的故乡。
图片|小博BOB ©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李健的歌,拨动了多少异乡人的心弦?
其实,只要生命中重要的人在身边,“家”也可在异乡延续。
故乡不过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如今,你在哪儿站稳了,哪儿就是你的故乡。
图片|网络 ©
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在流浪。”
去到一个地方,不急不燥,既来之则安之,在他乡过着故乡的生活,渐渐地,生出“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安定感,懂得了: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图片|采新0 ©
苏东坡一生如浮萍一般漂泊四方,所幸他乐观旷达,随遇而安,走到哪儿,哪儿就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被贬到黄州,苏东坡却有滋有味地过日子,恍如在家一般,兴致勃勃地研究竹笋焖猪肉、东坡豆腐。
被流放到瘴气横行的岭南,亲友纷纷写信安慰,苏东坡却回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被发配到海南,发现了美味的生蚝,他马上写信给儿子:“千万别让朝廷的士大夫知道海南有好吃的蚝,不然他们会争着来瓜分我的蚝的。”
一生的漂泊生涯,苏东坡依旧安然自在,是因为他的“心安”,他这样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图片|王剑424 ©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人,本为大地之子,栖息于大地之上。履痕所及之处,精神安放之所,就是故乡。
无论天涯与海角,大抵心安即是家。
图片|spider9935 ©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