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朋友在家读一本《列那狐的故事》。和小朋友一起阅读,需要对作品做一些功课。
《列那狐的故事》是12世纪左右的中古法兰西民族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它原是动物寓言史诗,汇集了欧亚两大陆的动物寓言故事,以其绝妙而尖刻的讽刺引起读者的兴趣。这部被誉为“伟大的禽兽史诗”的人格化动物故事,由叙事诗形式改成散文以后,尤其是季罗夫人(12世纪—13世纪)版本的出现,明显加快了流传速度。列那狐的故事幽默有趣,是世界早期儿童文学流布最广的名著之一。其中,最精彩的是:《列那狐怎样偷吃鱼》,《依桑格仑狼钓鳗鱼》,《狮王诺勃勒的裁判》三章。
《列那狐怎样偷鱼吃》使用了欧洲流传的一则著名故事。故事说,狐狸列那在冰天雪地里寻找食物充饥,他循着鱼香味望见了一辆装鲜鱼的马车,就装死躺在马路中央。两个鱼贩子拎起狐狸一瞧——啊哈,这不是送上来的一条皮领子吗,就往车上一扔,进城了。两个鱼贩子为这条“皮领子”应该归谁而争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狐狸在车上大享口福,吃饱以后,溜下车前还用竹条把鳗鱼串成项链,套在脖子上,以便带给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让他们也能大快朵颐。这一章,把狐狸的狡智写的殊为到家。
《依桑格仑狼钓鳗鱼》说的是狐狸列那第一次捉弄依桑格仑狼。一个冬夜里,列那喝依桑格仑狼走到一个池塘边,列那看见结冰的湖面上有一个牲口饮水的窟窿喝一个汲水用的吊桶。他自语道:“这可是钓鱼的好地方。”这样就骗得贪馋的依桑格仑狼崽尾巴上系上吊桶,蹲在河边等着吊桶装满鳗鱼。狼耐心地钓着鱼,狐狸则躲在灌木丛里看狼上他的当。果然,夜深时分,冰将狼尾巴牢牢冻住了。狼却全然不知这是狐狸在捉弄他,还以为是吊桶里装满了鳗鱼。天亮了,狼被割断了尾巴,还被猎狗们追逐。这是狐狼斗争的一个精彩序幕,狼的贪婪和愚蠢使狐狸的诡计得逞,为后面狼的可笑、可悲的命运及结局埋下了伏笔。
《狮王诺勃勒的裁判》借兽界关系揭露社会的深刻性。列那狐作恶太多,依桑格仑、勃仑熊、梯培猫喝白里士梅花鹿等联名到狮王诺勃勒面前控告列那。当诺勃勒认定“狐狸真是个恶魔”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处死列那,列那谎称有一笔宝藏要留给自己的孩子。狮王一听有“宝藏”,便要狐狸说出究竟,这样又让狐狸获得了用弥天大谎赢得转危为安,绝处逢生的机会。列那乘机又反咬一口,说狼、熊是为乐除掉知情人,以达到灭口之目的才来告状的。
这部童话是欧洲市民文学中成就最高的反封建讽刺作品,在陪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孩子会从他的视角来感受童话的讽喻。这部长篇童话持久生命力所在,是因作品思想具有深刻性。
建议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的孩子可以选读《列那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