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回来,体温偏高,原定14天的隔离期延长到了20多天。没啥事,从女朋友的朋友圈里关注了一个21天写作训练营,学到了一些基础技能,立了一个flag,坚持日更。想要坚持做任何事情,健康的身体是首要的。
大概半年的时间,缺乏锻炼,体质不好。今天5点起床,重新拾了起跑步的习惯。锻炼完毕,腿有点疼,但是感觉状态好多了。
也担心过自己的付出没有结果,但是,我问了问我自己,这是不是我喜欢的,想要的,内心深处一个强烈的回应告诉我:是!
写作课的老师粥左罗,2014年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开始北漂。带着3万块钱大学做兼职存下的钱,跟女朋友住进10平米的地下室。因为他知道,想要在北京长期奋斗就要有基础。
为了谋生他开始在北京南锣鼓巷摆摊,卖书,卖明信片。每月也能赚2万多块钱。
后来北京开始整顿摆摊,他进了一家服装店卖衣服,底薪2300加提成。为了多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工作第一年主动放弃交社保,夏天买西瓜只能买1/4个。
15年为了进入创业邦,他把自己关到屋子里3天,整理出80多页的PPT,成功拿到offer。开始进入写作领域,他为了写稿到下午2点后才去吃饭,为了减少选择的时间,他吃过一个多月的淮南牛肉汤。
为了确保文章的可读性,他可以把文章预览发到手机上超过100次,反复打磨,标题的痛点、情感的共鸣、封面图传递的情绪、开头的优化、有没有卡的句子,用户看完愿不愿分享......不放过一点瑕疵。
每月31天,每周7天,不管前一天晚上几点睡,每天早上6点,他都会从床上跳下来开始干活,春节、假期都没有例外。
有大稿、急稿,同事们不愿接的,他直接上,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有时候半夜起来摸手机,看文章数据。这种做新媒体极致努力的精神让很多人都望尘莫及。
有人问他这样累吗?他是这样回答的:人在非常有欲望干成一件事的时候,是不知疲倦的。
结果就是,不到3个月,他的多篇稿子阅读量突破10万+,而在那之前,创业邦的文章平均的阅读量才1万+。更牛逼的是,在那时,整个内容部十几个记者编辑,只有他能写出10万+的文章。
再到后来他一路开挂,做到公司副总裁,后来辞职创业。现在已经开始公司化运营,他的个人公众号粉丝超过76万,知识星球付费社群会员超过9千。一个21天的写作训练营收入超过20万。
没有名牌大学学历,没有超强的天赋,没有超高的智商,就是凭着在这个行业的死磕,一路成长过来。
我想这个过程一定很苦,有无数次,粥老师肯定也想过放弃,但是他没有。他用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赢得了超乎常人的财富和荣誉。
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拥挤,因为懂得坚持的人很少。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他们相信选择大于努力,他们相信长期主义的力量。
粥老师举过罗辑思维罗胖的例子,罗胖从2012年开始,每天更新一条60秒的音频,坚持到现在都两千多条了,就算你现在开始和他一样每天发一条,你永远也赶不上他,因为他比你早。
写作这个东西是可以积累的,当到达一定积累程度的时候就可以持得到收益,相当于一份时间多份收益。
感谢女朋友的分享把我带到了粥老师的写作课,之前的自己浑浑噩噩,却躲在自己的痛苦里独自迷茫。我相信一切都不晚,罗振宇说过: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当下开始努力,看书、看文章、看优质电影、视频,独立思考,写作输出。
想要自己的文章有人看,先问自己给读者提供了什么价值;像要自己的文章有10万+,先问自己写的东西读者有没有分享的欲望。
我们都是普通人,既不会生来就是天才,也不会持续训练而没有改变。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加上刻意、持续的训练,剩下的交给时间。
粥左罗说:“相信长期的力量。”
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别人没能像你一样富有?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的变富”。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从1950年开始做第一家特价商店开始,几十年如一日专攻连锁超市,建成连锁商超帝国,连续多年登顶世界500强。
问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相信长期的力量,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然后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你所取得的成就会让世界对你温柔以待。
奋斗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每一天都很难,但是每一年都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我是写作小白百川,发愿日更一篇。可长可短,但一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价值。恳请给我提出建议,有评论,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