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个周末和小伙伴一起去了桂林,游山玩水的记录早已完成,搬到简书二次记录而已。
第一天的行程,从兴坪古镇的悠游开始,走走停停轻松愉快,接着老寨山登顶看落日,对我而言简直是极限运动,什么情绪稳定什么优雅淑女,都从我身上离开了,只有一个在山野间现出原形的臭脸女屌丝,登山可能属于友情陪伴,因为我的体魄只能勉强征服岳麓山,征服不了的终究让我认怂。晚上去了西街,和大多数网红街差不多,同质化严重,没什么特点,除了满大街的啤酒鱼就是满大街的酒吧,还抄了一个万寿宫。
第二天早上匆忙奔赴银子岩,游览了著名的溶洞奇观,还是蛮可以的,就是里面有点闷,夏季体验感估计很不好。中间抽空去了月亮山打卡,就是拍几张照片。午饭吃完马上赶往遇龙河某个码头取号排队坐竹筏,乘坐过程相当解乏治愈。数辆竹筏一齐出发,一路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是伐工划船的声音,竹竿撑到了河底的石头发出碰撞声,竹竿翘出水面带出水花的声音,竹竿另一头轮换下水借力推船的声音,偶尔竹筏冲坝,又此起彼伏地溅起一小阵游客的惊呼声。有点阳光有点微风,脚下是如碧玉一般的清水,两岸有竹林芭蕉,有开的正好的洋紫荆和翠芦莉,景随船移,远处的桂林特色高山近了又远了,涤心忘忧,好不惬意。坐完竹筏就赶去高铁站返程了,着实是匆忙又充实的一天。
其余记忆的点:桂林的天空那两天是有些雾蒙蒙的,但是桂林的空气是香甜的,到处是结满花的桂树,又多又密,甜而不腻。粉色洋紫荆也很多,在遇龙河沿岸也成为绿水青山的美丽点缀。
说下食物吧——
正餐只吃了两顿,在不同餐厅解决。第一家:大锅啤酒鱼一端上来还以为吃不完,结果还剩了许多。鱼的味道还行,配了番茄煮的,偏甜。就是吃着吃着发现很多肉是半生半熟的,中间还是红的,吃不下去了。鱼端上桌底下一直是有酒精微烤的,可想这锅鱼是煮得多马虎。鲜笋炒肉基本上是肥肉,笋还行,挺新鲜。蔬菜是简单的油麦菜,就这个菜吃完了。紫苏薄荷田螺煲,是用的大螺壳塞满掺着紫苏和薄荷的肉糜,挺新奇的,味道可以,也放了西红柿。
第二家餐厅点了荔浦芋头黄焖鸡,虽然选了中辣但是一点都不辣,芋头有纤维感,香芹味盖过了芋头和鸡肉的味道。百香果咕噜肉是酸甜口的小酥肉,是番茄果肉和百香果汁液一起焖的,偏向广东江苏那边的口味。素菜只点了一个海带丝,偏酸辣,比前面两道荤菜好吃。
桂林米粉还是最经典,酸笋配上卤水拌起来很香,加上其他配菜,更加美味。
题外话:
前段时间简书莫名其妙开始锁以前的文章,致使我对简书的使用感也就更不好了。之所以不删,是因为偶尔也想进来看到以前的简友更新的状态,还有简书也是我的个人随想收藏薄,舍不得一键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