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作》(其一)
人人都要工作,可以说工作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小孩子也有工作:没事吵吵小架,反正醒着也是醒着;没事说说小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大人更要有工作,不然怎么养好你屋里的小孩。
小孩的工作好找,大人的工作不好找。给小孩一片沙地,他能蹲一上午;给小孩一个手机,他能玩一整天。大人不一样,大人找工作爱挑三拣四,但也必须得挑三拣四,不然怎么养好你屋里的小孩。其实,找工作不难,得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找工作,还得专业对口。
笔者是学化工的。毕业那会儿正好有几家国企提前来校招聘,像中海油、中石化、宁波万华什么的。他们每年都会提前来校“挖人”,能被他们选中的不是班里的尖子生,就是校里的学生干部。而笔者的那会儿的成绩平平,名次始终排不进班里的前五名。面对这样的大企业,我平时也没什么爱好,这会儿就爱凑热闹。于是,随手投去两份简历,最后石沉大海,也是意料之中,反倒是后面又来了几家省内的合资企业似乎要求较低。于是,就一下子投了五份简历出去,没想到投的第一份简历的第一轮面试俺就通过了——位于长沙的一家做汽车涂料的中日合资企业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我拿着这家公司千里迢迢寄来的offer,心里嘀咕着:早晓得第一份简历就投中了,我干嘛还要打印其他四份简历呢。当然,这个现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知道挤不进班上前五名的我怎么会被录取的呢,后来才知道,因为啊,我专业对口。
二、要找工作,还得靠屋里人介绍。
大一的暑假,立志要出去体验社会生活。母亲通过别人打听到一家刚刚封顶的公司宿舍楼需要有人铲水泥浆,母亲回来告诉我,问我愿不愿意去,我说,只要能赚钱,脏点累点没关系。于是,我就从楼下业主那里扛了一根两米多长的撬棍,拿了一把木把子的铁锹和一把破烂不堪的扫帚,一时间跟天花板上掉下来的水泥浆干上了。前面几天还是兴致勃勃、雄心壮志的,期间用手机放点劲爆的音乐,干起活来特别有劲,但后面那几天就偃旗息鼓、唉声叹气了。
因为,剩下那几个房间的水泥浆块头又大又粘得紧,因此,也就越难铲。还有个房间有大半桶的水泥浆像火山口喷发的熔岩一样凝固在那里,任我千锤万凿,它就是纹丝不动。我感觉自己像是蚍蜉撼树,所以,心里难免叹息:这是哪个缺心眼的把半桶水泥浆倒这里了。尽管我满腹牢骚,可又有谁听得到我内心的嗟叹,因为整个屋子密不透风,室徒四壁,唯有手里的撬棍以及靠在墙角的铁锹和扫帚能听得到我微弱的呻吟。口干和舌燥,闷热和厌烦顿时也席卷而来。
古人常说:苦尽甘来。这时候,在附近罐头厂上班的母亲过来了,隔日父亲也过来帮忙。于是乎,干活又有劲了。但最令人开心的还是领薪水的那天。洗净双手,接过那一叠印有毛爹爹头像的大钞,心里顿时觉得:脏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赚钱哈。回家后,把这些大钞都交给了母亲暂时保管,因为这份工作是母亲介绍的啊。
三、要找工作,还得毛遂自荐。
从长沙回到永州工作之后,在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文职工作。建筑公司的文职工作相对清闲,常常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于是乎,便有大把的时间去玩弄手里的相机,于是乎,就有了充当一名摄影师的激动,
于是乎,就辞去文职工作,举着手里的单反相机在区里的大街小巷寻找合适的影楼。后来,影楼找着了,也圆了当初的那一点小激动,名正言顺地举起了手里的相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充当了一回小小摄影师。
纪录片《徒手攀岩》的主演——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尔德说过:人生在世,就应该以最大的热情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生命太短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事情上,这也许是我们九零后最显著的一个性格特征。
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爱憎分明,不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