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古语有云“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到农历十一月时太阳的放射被地球慢慢地吸收,地心吸收到的阳能渐多,所以冬天地心是暖的,而地球表面上却是凉的。阳气慢慢回升,所以冬天的井水,我们手摸进去是温的,夏天井水是凉的,外面是热的,这是地球的物理作用,冬天可以吃冰激凌而在夏天就要尽量少吃的原因就在于此。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我国的福建广东等地在冬至这一天还放假让大家回家尽情地过冬至呢!
冬至前一日,一说冬至后一日,古称小至,杜甫有诗《小 至 》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翻译过来就是: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诗中的“五纹”指五色彩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弱线”就是说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了。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动飞灰”。
仇兆鳌题解此诗:“《唐会要》:‘ 开元 八年,中书门下奏《开元新格》,冬至日祀圜丘,遂用小至日视朝。’《杜臆》:若以小至为冬至前一日,则诗不当云添线、动灰矣。” 浦起龙 心解:“玩诗意,当指至后一日,更以卷后《小寒食》诗证之,益信。” 钱谦益笺注引邵宝曰:“小至谓至前一日,如小寒食之类。” 明代宫伟鏐 《念奴娇》词:“帆影拖霜逢小至,画舫水嬉微怯。”
杜甫还有《冬至》诗如下:“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多年来作客他乡,生活穷困,人也渐渐老了,每到冬至非常思念家乡亲人。可是,只能在雪后拄着杖藜面对山沟,想起带着鸣响的佩玉上朝散后离开皇宫的往事来。每到此时,心里感伤无限,十分迷茫。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挫折和流离他乡的伤感与迷茫之情。
附:寒食节
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取其从大年初一算起到寒食节这一天为止共一百零五天之意)、禁火节等等。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骊姬之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其间追随的臣子各自星散,但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在重耳冻馁将死之时“割股啖君”。重耳得秦穆公帮助回晋国做得国君,他励精图治,终成一代名君“晋文公”。但在封赏功臣时独忘介子推,介子推不求利禄,与其母归隐绵山,后有人在宫墙上题打油诗一首替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然记起那个割了大腿肉煮给他吃的人,于是晋文公接连派使者请介子推出来做官,无奈介子推不愿做官,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与其母相抱被火焚死于大柳树下。晋文公倍感内疚,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将一山岗定为他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他还下令让随从人员把介子推母子焚身其下的大柳树的残木拾上几块,给自己做了一双木屐。他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木屐在宫厅里行走,呱嗒呱嗒的声音提醒自己看着足下,就好像看到了介子推,后来人们将最忠诚的最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全国上下不许举火,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