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每个人都认识这样的人,他和我们在一起工作,抬头不见低头见,突然有一天,他不来上班了,因为他得了癌症。几个月后,他离开了人世。还有的人,我们知道他得了癌症,可是他还活着,我们还可以见到他,然而我们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我们心怀怜悯和惋惜,可是我们无能为力。
人们往往在失去时才知道珍惜,健康尤其如此。我还记得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医生的一个临终病人说过:“很遗憾,我不得不等到现在,直到我的身体布满了癌细胞,才学会如何去生活。”
前一段时间,一个27岁身患乳腺癌的女孩参加樊凳的读书活动,活动结束后她找到樊凳,要他推荐一本书激励她与癌症战斗,勇敢地生活下去。樊凳推荐了《每个人的战争》这本书。我突然想到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他和妻子在学校相恋,毕业后一起在邯郸工作,然后结婚。他的妻子在不到30岁的年纪患乳腺癌去世,虽然他已经再婚生子,可是一想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人生最好的时光黯然离去,就觉得心理难受。
我想知道我们可以怎样远离癌症,活得更健康,让生命的质量更高一些。于是我开始阅读《每个人的战争》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塞尔旺-施莱伯,他是医学博士、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31岁时,享有优越的学术成就与前景,身为壁球队队长、自认为身体非常健康的施莱伯医生,却在一次实验中意外检测出核桃大小的脑部肿瘤,从此开始了与癌症争夺生命主动权的战役,并在此后充实而富有意义地生活了18年。
这是一本有关癌症的科普书,在这本书里作者真诚地讲述了自己的抗癌经历,告诉我们,是否容易患上癌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所有的癌症研究一致认为:最多只有15%的癌症死亡病例是由基因导致的。简而言之,没有什么必死基因,我们都可以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自身健康,远离癌症呢?
归结起来就是:改变饮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排解身心压力。
(一) 改变饮食习惯
患癌率最高的人群与患癌率最低的人群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食物。
某些食物是癌症促生因子,会为促使癌症发展的机制提供养料。
还有一些食物是癌症“反促生因子”,这些食物可以抑制癌症的发展,或者迫使癌细胞自我凋亡。
人每天要吃三顿饭,因此,食物对生理机制影响很大,要么加速癌症发展,要么延缓癌症的发展。
药物通常只对单一的一种因素起作用,抗癌食物可以同时对多种机制产生作用,并且“药性”温和,不会引发任何副作用。
日常饮食中的抗癌食物有:
绿茶、橄榄和橄榄油、姜黄和咖喱、生姜、十字科蔬菜(甘蓝、小白菜、大白菜、西兰花、菜花等)、大蒜、洋葱、韭菜、大葱、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番茄和番茄酱、大豆、蘑菇、香草和香料、海藻、浆果、李子、桃子、柑橘类水果、石榴汁、红葡萄酒、黑巧克力、维生素D、ω-3脂肪酸、益生菌、富含硒的食物。
(二)加强身体锻炼
有很多研究表明,身体活动频繁的人较少得癌症,并且,在身体活动频繁的癌症患者中,其癌症复发病例要比其他患者少很多。
身体锻炼可以通过大量的生理机制改善我们全身的生理机能。
首先,它会减少脂肪组织的含量,脂肪组织是致癌毒素最重要的储存场所,任何形式的身体锻炼都可以减少脂肪,还能带走脂肪内储存的污染物质,净化身体。
此外,身体锻炼可以改变我们的激素平衡情况,直接刺激身体中有助于对抗癌症的抑制和防御机制。
最后,身体锻炼还和冥想一样,对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似乎会保护免疫系统不被糟糕的局势造成的压力所损害。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不需要较大的运动量,最重要的是养成一种锻炼的习惯,它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活力。
(三)排解身心压力
与压力相关的心理因素会增加健康人患癌症的风险,并降低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当然,心理因素对癌症死亡率的影响要远远小于烟草、肥胖这样的“重型”因素。但它并非微不足道,因为心理因素对癌症的影响虽慢,但是会不断积累。
通过老鼠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无助感最容易引发癌症。
当日常生活出现危机时,当面对错综复杂的生活时,当遇到可怕的事情时,我们常会任由绝望感和无助感淹没自己,这是可以理解的,通常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脑海里总是充斥着这些感觉,我们的生理机能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会破坏身体对癌症的抵抗力。
我们不可能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压力,但是我们可以有规律地释放压力。通过练习,人们可以让压力轻轻从身上滑落,至少获得一时的平和。
这个练习就是冥想。即使是冥想的初学者,身体也会发生变化,让自己的健康受益。
到底是什么机制使冥想强化免疫系统,还不得而知,最有可能的解释是,较为宁静的心灵状态可以减少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这意味着免疫细胞能更好地发挥防御作用。
以上就是书中倡导的生活方式,其实很多我们早就知道,可是从未重视过,作者通过引用医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告诉我们这些生活方式的科学性、可信性。
这些生活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实践,我们都可以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学会远离癌症。
最后,死亡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没有人可以避免。可是,死亡也可能是成功的一部分。有的人活着,却从没有领悟过生命的真谛,有的人死了,却似乎还带着尊严地活着,活得那么富有,这就像是他们的一项特殊成就,赋予他们经历过的一切以意义。
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医生在《直视骄阳》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是,对死亡的焦虑往往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
生命短暂而可贵,也许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有的人忙忙碌碌追逐人人都想要的东西,金钱、权利、地位、荣誉、利益,却忘了问自己,这是我想要还是别人期待我拥有的?我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迫于生存的压力和家庭的责任,我们也许无法像《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斯特里特兰德一样不顾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增加想做的事,减少不想做的事,为自己而活,让人生少一点遗憾,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