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美是建筑与海的化身吧。
飞机就要落地时,歪着头透过小小的窗口,努力想要看清香港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欢喜,精神上犹如小鹿乱撞,心思里却波澜不惊。
香港机场并不大,环绕在山水间,人工与自然结合的一种完美产物。
那座诞生了无数港片,成名了无数港星,引领了各样世界美食的发源地,就要揭开我心里的神秘面纱。
虽然满有期待,我深知,再不会有一座城能超越我对上海的爱了。我喜欢的女作家张爱玲从上海辗转到香港,一直坚信她曾拥有的众人不可媲美的才情,跟这两座城给予她的眼界与视野密不可分。
落地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陌生与生疏。
近水多山的地理优势,毗邻中国的珠三角经济开发区,使得香港这座城市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穿梭在香港乱中有序的街头,给人一种身心灵的享受。
虽然北方已经进入了寒冬,但香港依旧逗留在温润舒适的温度。带有殖民色彩的建筑夹杂着香港本土的建筑特色,欧美面孔在街头川流不息,灌入耳朵里的英语粤语在自如的自由切换。这座城市因为多元的文化元素而变得热闹非凡。与国际接轨,香港将与国际接轨演绎的淋漓尽致。
街边的小摊贩们凭着自己几十年的手艺在香港这片土地立足,富太太们三两相约在高档的咖啡厅里享受着精致的下午茶,西餐厅里西装革履欧美面孔满脸宠溺的享用着眼前的美食,街边上悠闲遛狗的女士。还有穿梭在人满为患的国际一线大牌店的大陆人。
寸土寸金的香港包容了海内外的文化习俗,会让一些本地人感觉格格不入,也会让许多外地人仅仅嗅到咸咸的海风。
香港这座城,毫不吝啬的向所有人敞开,有些人看到的是风景,有些人看到的是拥挤,有幸,我看到了它的淡定与从容。
每一座城市的气质都是当地的人文赋予的,香港人对于食材的尊重是我在其他城市从没有看到过的。外界虽土产丰裕,而香港却略显匮乏。所以,我发现,在香港即使吃一份简单的蔬菜沙拉,都能看出厨师们对于食材的热忱。
生菜、苦菊、西红柿、黄瓜,再普通不过的食材,但在被搬到餐桌时,无论从刀工还是摆盘,都能看到他们对于食材的尊重。
有几个瞬间,我一直恍惚自己是在上海而不是香港。那么,它们一定是有些许相似性咯。
离开香港时,心中划过一丝不舍。原来,每到一处,我们都无法只做一个简单的看客,或多或少,它参与了你的生命史,你也改变了它原来的模样,骨子里,气质里,融进你的风骨。
如果你去香港,是不是要去看维多利亚的夜景,去吹平顶山山顶的风?想以朋友的口吻劝你,多逗留几日吧,多吃几样香港的美食吧。用心体会香港美食满足味蕾的功力,当地的食物带给人的愉悦,是许多地方都无法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