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亲的亲戚,没有交集之后,便很难拾起来。
暑假回家,奶奶教育我,要跟堂弟多联系,我们是一家人。带着满腹的激愤,一一怼了回去,讲了些跟他们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知道自己不该这么无礼,但面对奶奶的要求,感情上真是接受不了。尤其是听到他们家的一些言论之后,就更是难以自抑。比如堂妹管我弟弟叫傻xx,比如他家老妈嘱咐堂弟好好混,争取出人头地,比如他们家借钱很少还……以及很多时候的挑拨离间。凭什么是要我多联系?
事后,又觉得自己太狭隘。两家经济差异,以及我作为孙子辈中唯一一个考上大学、在大城市安家的人,这种种,都会无形中形成一种压力。而我几乎没有意识到这种压力,一年一次的相见中,估计都会渗透出“高人一等”的气息。
再次,我也不是个善于维系感情的人,除了他们家,一味追求精神相投,很少主动交际与维系人际关系。大学时代以来,还在联系的,几乎都是对方经常联系的我而延续下来。这样一想,我大概就更显孤傲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了主动联系,关心两个妹妹的未来,邀请堂弟到我家做客。然而,似乎弄巧成拙,堂弟各种托辞不来,对堂妹未来的担忧似乎又演变成了对她们可能考不上高中的讽刺。交谈中,堂弟各种言语让我很受伤,“她们还小,怎么能让他们上卫校”,“她已经有安排了”。
或许是我玻璃心,也或许是我们两家都太玻璃心,在很少见面相处的现实里,在各种差异都比较大的情况下,重铸亲情,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也许可以,但肯定无法一蹴而就。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