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达克效应:你并没有你想的那么优秀
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文中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2、案例:盲目自信导致倾家荡产
3、达克效应普遍存在
当任务难度发生变化时,人们有时会用先前的标准也就是错误的评价标准来判断和衡量自己的能力。
4、学会从他人眼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013讲留言: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一个士兵可以把元帅当作自己军旅生涯的目标。第二,正确认识自己,看看自己到底具备不具备当元帅的能力。
一个士兵不可能一开始就具备当元帅的能力,那没有关系,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天天刻苦训练,锤炼自己的军事能力和领导能力。相信经过自己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能慢慢接近这个位置。同时也要有平常心,因为元帅不多,军队那么多人,不可能人人都当元帅,当不上是正常的,能当上是幸运。最怕那种自视甚高的人,认为自己很牛,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做不好,还觉得领导不如自己,自己去干领导的活能干得更好。这个时候这句话反而变成了毒鸡汤害了他。
反观自己也有对自己认识不清的毛病,觉得自己挺聪明、挺优秀的,什么工作手拿把攥,上半年经过公司内控检查,发现自己工作中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对下属管控不严,要求不严,很多事情没有严格按公司规定和程序办,留下了不少隐患。平时以为做得不错的地方,其实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还有在准备质检和专项检查的过程中,经过与领导沟通,发现工作怎么精益求精都不为过,以为躺在业绩的功劳簿上,可以忽视管理工作,偷了懒,发现做好工作还是要踏踏实实,真的最怕自视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