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这是《安娜》开篇的第一句,从前,偶有听过,但不知出自哪里,凭着自己仅有的一些阅历,琢磨下来确实有些道理,但再往深讲,就说不清了。通读一遍后,再回头品味这句话,觉着还是似懂非懂,未解其中之味,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句话放在开篇呢?起到暗示、提示还是什么其他的目的吗?全文开始,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便是奥勃朗斯基,本以为他应该是全书的主人公,但却仅是个穿针引线的人物,每当情节需要发展或书中的各色人物需要发生联系时,他便出场了。也不奇怪,作为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他的交际范围广,相比列文这样的居家宅男,由他来完成这个工作,再合适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在出场时间方面,《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也很晚,更不用说全书都快过半才露脸的敏敏了。
同喜欢吃喝玩乐的奥勃朗斯基不同,列文是个拘谨和拧巴的人,自尊心强的令人发指。而在我看来,那些他所谓的尊严被冒犯或者说被伤了的自尊心简直莫名其妙,完全没必要,是个感情脆弱的人。比如说他第一次向吉娣求婚,当时吉娣中意伏伦斯基,所以被拒绝并不意外。但列文像受到了奇耻大辱似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生怨恨,难以平复,甚至摆出了以后再也不见吉娣,绝交的架势,令人哑然。还有一种可能,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贵族,求婚被拒绝了,在社交圈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这一点是我所不能体会到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这事放在奥博朗斯基身上,恐怕哈哈一笑便过去了,哪怕放在男主伏伦斯基身上,恐怕反应也没有像列文那样强烈。不得不说,列文的命实在是好,不像他的两位哥哥,一个是醉生梦死,一个痴迷于学术,列文是世俗的,身份上,他是大地主,继承了偌大的家业。本人的生活,机械得像钟摆,虽说下定决心要忘了吉娣,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但命运之神偏偏对他青睐有加,为他与吉娣的再次相遇,最后走到一起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他也确实抓住了,没有再被可怕的自尊搞砸。幸运的是,吉娣同样遭到爱上安娜的伏伦斯基的拒绝,她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重新选择列文。虽然在书中不少贵族太太有地下情人,在公众场合却都很正派,但吉娣是个传统的贵族大小姐,涉世未深,并未沾染上坏习气,时时处处用贵族的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一点和薛宝钗颇为相似。因此当吉娣知道安娜的事后,加之还涉及伏伦斯基,她本能地要与安娜划清界限,确保自己与安娜没有任何瓜葛,让列文放心,自己体面。
舞会,歌剧,社交活动,贵族的生活令人乏味。安娜像所有的贵太太一样,每天忙于应付千篇一律徒有其表的社交活动。在上层社交界,所有见过安娜的人,都会为其优雅、美丽所倾倒,她是名副其实的社交明星,更不用说那些浪迹情场的纨绔子弟,为她魂不守舍,意乱情迷。她在很年轻时就嫁给了政治机器----庸俗乏味的卡列宁。她的丈夫醉心于政治,想从那里获得爱情与心灵的慰藉根本不可能。在这样养尊处优的日复一日中,安娜生活的唯一乐趣恐怕就是自己的儿子谢辽查。恰好在这时,伏伦斯基出现了。这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的禁卫军军官瞬间将潜藏在安娜心中,压抑许久的爱情之火点燃了。越是压抑,迸发出的热情就有多热烈,这也是安娜奋不顾身放弃一切与伏伦斯基在一起的最大的推动力。都说男人的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伏伦斯基自然也不例外。在和安娜在一起后,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伏伦斯基自然觉得,生活可不能只有爱情,还得有事业、社交圈、赛马等等他感兴趣的事。他依然爱着安娜,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没那么着迷了。但安娜的爱却变得越来越炙热,甚至会灼伤对方。她抛弃了拥有的一切,丈夫、名誉,甚至自己的爱子,和伏伦斯基在一起,可不仅仅只满足于平淡的爱,而是疯狂的爱,全身心投入的爱,猛烈到将双方融化的爱。安娜认为现在的自己一无所有,只有伏伦斯基对自己的爱是唯一的寄托,她像溺水后的人一样,拼命地试图抓住所能抓到的一切,她要他无时无刻的陪伴,全身心地投入去爱她。稍觉冷落,安娜会立马感到被忽视,委屈、猜疑与怨恨接踵而至。相反,伏伦斯基也很委屈,我已经给了你全部的爱,可为什么不满足,还要怀疑、埋怨、折磨我呢,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呢?爱有多深,恨就有多盲目,一次次的争吵,和解再争吵加速了二人的裂痕。终于,最后一次争吵彻底击溃了安娜,她失去理智,头脑一片混乱,做出了令人遗憾,疯狂的决定,她要将她自己以及对伏伦斯基的爱一起毁灭,要让他后悔一辈子。当优雅的身体伏在冰冷的铁轨上时,她好像突然清醒了,试图站起身,可一切都晚了,隆隆作响的车轮毫不犹豫地碾过她娇柔的身体,一切都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抚尸恸哭的伏伦斯基和他无尽的悔恨。
纯爱小说 www.shup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