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班要把我们累死也!”集体跑操结束后,快人快语的F边走边唠叨。
“这孩子在瞎说什么呢,大家都是自己跑自己的,难不成你还替X班人跑了?”我心想。我赶紧走到她身边去制止了她,并问她何出此言。她说:“他们班老是跑跑停停,我们在后面也得跟着跑跑停停,太累人了。”旁边也有不少同学在附和她。
“那不正好吗?还可以跟着歇会,不是更轻松吗?怎么说更累?”我不解地连串发问。
“老师,如果匀速跑最轻松,跑跑停停太累了。”她这样回答我。
快上课了,她急着往教室赶。但我还是很好奇这个说法,这是他们的切身体会,应该是真实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回到办公室,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咨询。没想到,答案还真是这样的。跑跑停停比匀速跑会需要更多的能量,而且需要神经系统适应和切换不同的运动状态,因此会让人感觉更累。跑步一旦停下只会影响到心肺的均衡发展,也会导致再次停下再次起跑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跑步停下来走并不能让身体休息好反而跑跑走走会消耗更多的体力,会更早的感觉到累,跑的距离也会相应的减少,尤其是在长距离跑步中,更要尽量保持匀速跑步。
也就是说,对于跑步来说可以接受慢慢跑,再慢也好过走。
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开车,匀速在高速上跑比在普通道路上的开开停停要省油得多。也许就是同样的道理。
这世间的道理在底层都是相通的,在一处悟透了,迁移到另外一处,再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也会深刻很多。
跑步是这样,人生何尝不也是这样。慢一点不要紧,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就好。
龟兔赛跑的故事中爬行缓慢的乌龟最终却是赢家,而众望所归的兔子因为中途停下来却输给了乌龟。
又一次段考后,根据成绩也能看出一些问题。有些孩子出于一些不同的原因,在学习上就有停歇的现象,要么摆烂,要么觉得自己不行。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成绩起伏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羡慕、去埋怨,而是学会自我接纳,掌控能掌控的,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成功的道路是一步一个脚印,量变才能引发质变。追梦的过程,前路漫漫,也不会一帆风顺,但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所以,可以慢,但不能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