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问朋友借了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看了后没太多启发,毕竟这书属于村上春树的个人自传,我不是村上春树的粉丝,我还曾经骂过《挪威的森林》情节不是口交就是撸管,但新书不得不佩服村上春树还是把写作那群人的共鸣感表达出来了。
当然这篇文章我所表达的,并不是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内容洗稿变成自己,我并没那么不知廉耻,我打算用自生的经历说说自己的看法。
仅此而已。
曾经跟人说过:“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了作家,我应该是看书最少的一个作家。”
很多人喜欢写作是因为看书多了,便驱使一个人有动力去尝试创作。我恰恰相反,我喜欢写作并不是被阅读所驱使,如今大量看书不能谈得上喜欢看书,更多是写作“输出”多了便需要从书中“输入”新的血液。
但第一次认真对待写作这事要追溯到读职中时,那年我十七岁,老师要求班里的人写一篇关于记忆的文章,我当初把“记忆”比作成植物,认为记忆如果能够移植到番茄、萝卜、菠菜,在光合作用下会变成怎样。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胖子,我是瘦子,当时有这想法不外乎那天早餐还没吃完,就上课,而我也记不起最后把“记忆”变成什么,只记得那篇文章被老师赞扬得我差点脸红,继而幡然醒悟,原来我能偶将平日古灵精怪的想法,赋予给文字,成为我的特长。
因此,我的兴趣伊始源于肤浅,仅仅写作能给我成就感我便开干,并不是“我与生俱来就属于写作”,虽然我也说过这类话,但这类话说得挺马后炮。
第一本完整看完的小说也是17岁,郭敬明的《幻城》,很喜欢这作品,乃至早期我写的作品或多或少有郭敬明的影子,如今有没有他的影子,我不评价,这些留给读者认为吧,反正对于别人的评价我变得不太在意。一个人要做到自己的风格,免不了从模仿开始,但并不是过了模仿的过程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自己的风格很难,难的不是文字的组合,难的是驱动这组合的个人魅力。
很多人说,我一看就知道这是谁谁谁写的,这种“一看”,基本包涵你对这人非常熟悉,或者比作者本身还熟悉笔下的文风,这份熟悉很容易形成“潜意识”,总之是那个人写的你就会认为不太差,总之作者是他,这风格就跑不了,所谓的风格我认为不是作者刻意定义,更多是读者认为,写作的人反而不晓得自己有什么风格。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当时,我在贴吧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差的时候,一群人骂我,当看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再回味《挪威的森林》,忽然觉得当时的读者骂得我太对……
作品是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会受作者的名气或偶尔一部作品影响你的判断,你对该作者改观了,一切都会改观,就算对方随便写一句:“今天天气不错”,你都认为这话放在这里颇有深度。所以没名气的人仅能谈文字,有名气后谈及文字,别人很自然会以为你谈的是文学。
喜欢一本书,无疑会受到作者的魅力影响,毕竟天朝下没不能山寨的东西,不,应该没有不能“复刻”及“致敬”的文学风格,有一次朋友说:“郭栩鹏,其实你写的东西挺有自己的特点。”
这话听得我小鹿乱撞,正想客套地回复一句:“哪有,哪有。”
“你的特点就是你的文章错字特别多!”
“……”
关于这问题,我以后会写一篇《为何我这么多错字》,但如今只想说如果有一天你们喜欢我的作品,我劝还是别喜欢我这人,我这人没魅力,有的仅是一点自私。
说回我不太在意别人评价这点。
在我刚开始接触写作的时候,每写完一篇文章都会问:“你觉得我写得怎样?”
听到好听的说话,固然乐滋滋,听到不好的则慌张得进错洗手间,还急忙地问:“你觉得我需要哪方面改进?”
在我二十三岁那年,发现这是一句多么愚蠢的话,愚蠢在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爱作者,譬如:有些人喜欢郭敬明,有些人喜欢韩寒。这两者的风格差别非常大,这导致我同时看郭敬明的书也看韩寒的书,朋友说:“我第一次看见有人这么奇葩,既喜欢韩寒也喜欢郭敬明。”
“……”
因此喜欢写作的朋友,我个人认为前期不要急着问别人,“你觉得我写得怎样?”
这份浮躁需要沉淀,自行摸索,尤其不要问懂写作的陌生人,别人倒是会认真告诉你,但别人认真告诉你的话,是否真的适合你,适合你的写作风格。自身也要弄清楚,你想写得更好这种“好”是建立在别人所认为的好,还是你自己所认为的“好”。
因此很多人难以形成自己风格,不外乎听别人说的建议太多,刻意改之,改着改着变得迎合市场,讽刺的是市面上所有的作家,哪个作家的写作是被调教出来的,每个人都像天黑洗衣服,不清楚衣服是否干净,唯有用最好的洗衣粉,全力以赴地搓下去。
写作这个过程也是如此,我的公众号也是如此,不会有心灵鸡汤,不会刻意制造心灵鸡汤迎合市场,即使阅读量平均下来只有10人,我还能骄傲地说,so what!
最起码这10人,不是我把文章分享朋友圈获得,也不是我充话费送的,而是他们由衷点进来。
他们点进来,我相信不是因为我的标题,有留意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不是标题党,我不是在网络文化流行的时候写文章。庆幸我不是在网络文化流行的时候写作,不然很难下笔,譬如方文山若在网路文化写歌词,我猜他很难写出:“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
我写作的骨子里,早些年已经有很传统的或属于我那年代的底蕴存在,我起的标题不会很潮流,这不潮流,我不认为是自己没能力或不够污,反之,我是刻意。
打个比方,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一技之长要有多长》,按照现在的“准则”必然是《一技之长还不如性欲够强》。我有想过这样起,最后我还是没这样做。
我的文章很少取哗众取宠的标题,标题里基本不会出现“睡我”“脱衣”“撩你”,一方面我无法难接受我的读者抱着我是老司机的心态进来。另一方面十年前我开始写作,我起标题的思维已经有一份根深蒂固的“纯朴”,就像一首歌,歌名大多数源于歌词,我的文章标题也大抵如此。
当然我并不是说标题不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我个人是不喜欢喧宾夺主的感觉,不喜欢把人骗进来看一篇压根对不起标题的文章,继而获取所谓的阅读量,毕竟借助这自欺欺人的阅读量证明自己写得好,真的有意思么?
不要给写作定一个目标,我曾经在写作的道路上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二十岁或二十岁之前成为作家”。
现在看来这目标显然未能完成,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完成,或者能否完成也是未知之谜。
其次不要完全扼杀掉那份功利性,我知道很多人写作本像我一样,想获得一些赞美、认同、甚至想当作家,可惜随着赞美的人逐渐变少,也渐渐地认为作家之梦遥远了。相信这里很多人曾信誓旦旦地说过,“我不要再为功利干这事”,继而借助“一尘不染”来自我安慰。
我也不止一次尝试这样安慰自己,次数多了,反倒觉得太绝对的安慰,纯粹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碌碌无为。
但看完这段文字,不难发现个中存在矛盾,功利也不行,不功利也不行,那怎样才行?
之所以产生矛盾,不外乎我们认为所有事情都需要黑白分明,当前鸡汤文泛滥,“它们”一直白纸黑字地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最好,怎样面对才是最正确。很遗憾,现实生活里没绝对性的东西,就像一些人偶尔能对你好,偶尔也能对你坏,不可能保持一直对你好。人性复杂。
就算我知道怎样做,这真的一定适合你们吗?你们一定能意会到吗?
譬如:我认为写作的心态功利占23.56%心态,剩余的则是不功利,有人会明白吗?我猜所有人都觉得郭栩鹏你是否神经病?
面对写作,更多则是随心随性吧,想功利那就功利,觉得不需要那么功利就不那么功利,不要在一个观点或想法前面强行加上“千万”这类绝对性的词,毕竟我十分清楚写作的人都是感性,都是爱恨分明,都是需要多个角色转换,若然凡事太过绝对,心理很难承受,就像自己不断地背叛自己……
若然多年后,我被此时写下的文字打脸——我在某天把这篇文章分享了朋友圈——那就打脸吧,反正写作永远是记录当下的心情,爽了一把,记录后的文字会被恒定,它不会长大,我却随时间变成不再曾是我。总不能用以前写下的文字来讽刺如今的我多么幼稚。还有,写作的人一点都不牛逼,不要觉得写作的人很牛逼,最近我发现真正牛逼的人是能够每天逼广州地铁3号线上下班的人,庆幸或不幸我是其中一员。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