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温》是无戒老师出版的第二本长篇小说,讲述了几个青年在爱与被爱中,在得到与失去中,从原生家庭中突破旧我,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
这本书看完后,我的心有些酸胀有些痛,久久都平静不下来。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哭了两次,一次是在闻博文因抑郁被王子他们送进医院时说:“你是不是要抛弃我,要把我关起来?”一次是在文末,王子从乌镇回到西安对柳钦说:“这一生,我不会离开你。”一次是永远的离别,是令人伤心的;一次是获得了新生,是令人喜悦的。
闻博文跟王子的家庭情况虽然不一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缺爱的。
在无爱或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终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卑,要么放纵自己。
其实闻博文跟王子都是自卑的。闻博文身患严重的抑郁症,他四处流浪,在流浪中寻找活下去的勇气;在文字中放飞自身的真实情感。因为缺爱,他不爱别人更不爱自己。
从他伤痕累累的胳膊上,我们能看出他自杀了很多回。抑郁症折磨着他,让他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觉得这个世界太苦、对未来没有希望,觉得死亡才是彻底的解脱。
但对闻博文来说,他也曾经找到过他活下去的希望,那就是王子。跟王子相爱后,他也曾积极、满怀希望过。但跟他内心的创伤绝望相比,王子终究没有救赎到他。当王子跟吴歌将他送到精神病院的时候,他是慌乱、害怕绝望的。最终闻博文也是在这绝望中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我也见过好多身患抑郁症的人,有些人配合治疗找到了活得希望,走过了阴霾,迎接了新生;但有些人寻寻觅觅也没有找到活下去的理由,跟闻博文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让他们留恋的地方,或着是还有留恋,但是这个留恋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勇气;已经不足以让他们打败内心的空虚、惶惶不安与绝望了。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刚满月的孩子从24层的窗户口,决绝得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跟孩子还没有开始的生命。当初那一幕,震惊了小区里面的所有人,看着两人血肉模糊的模样,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难道说这个妈妈不热爱生活、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个妈妈怀孕的时候一定也是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她的小天使降临,在生产的时候,也是忍住疼痛将自己的孩子平安生了下来。
她经历了希望,但在生产过后也经历了痛苦跟绝望。在哺乳期因为缺少关心与关爱,自己的诉求没能及时满足,心理没能调整好,委屈无人开解而钻入牛角尖,最终致使她以这样决裂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与孩子的生命。
同样是不幸的童年,王子的童年又跟闻博文的童年不同。因为重男轻女,王子觉得在家中自己就跟个透明人一样,不被父母重视。
这样的经历,让她十分不自信,不敢去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别人的爱。王子跟闻博文比起来,她是勇敢的,她挣脱了束缚与绝望;而同时她也是幸福的,在十多年的寻寻觅觅中,她遇见了温柔踏实的柳钦,这个男人便是王子的救赎。他温暖了王子的世界,让王子看到了未来与希望。
其实看完这部小说后,我一直在考虑,原生家庭到底会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什么影响。很早的时候就看见过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这句话初读的时候不是很理解,但是随着年龄渐长,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
在幸福包围中长大的孩子,抗压受挫的能力特别强,他们干任何事情都不急不躁。即便是遇到了难题挫折,他们也不会因为解决不了而大发脾气,也不会因为被别人排挤而失魂落魄。而是会自信满满、直面挫折,迎难而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在冷漠、无视、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脾气会非常暴躁,或者很小的时候就会患上心理疾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若是不及时加以干预,那么等他们长大后,要么会自卑胆怯,要么会放纵自我、误入歧途。
如今我们的童年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童年时候所受的创伤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它就像是一张照片一样,将当时的恐惧与创伤清晰永恒地定格了起来,不管我们年岁有多大,也不管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打开回忆的大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见当初的创伤在心底留下的疤痕,永远都消退不下去。
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已为人父母,那么在孩子的童年,在他们成长的人生道路上,给他们欢乐,用爱去包围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让幸福的童年伴随他们一生、治愈他们一生。
我想这就是“余温”的意义,让幸福的童年,就像是一枚温润的璞玉一样,不管以后在什么时候想起它,都会温柔一笑,驱走现实的寒冷,燃起对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