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看了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二)之后买的《查令十字街84号》,今天终于一口气读完。对信件这种东西其实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怀在。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
写过信的日子都集中在了高中时代。仔细挑选信纸,课上或者自习上用能写出的最整洁的字把信纸格填满,在去邮局的路上把信纸握在手里捏出让人心情欢快的清脆脆的响。隔了几日在年级统一的收件箱一堆信件里找到写有自己名字的信的心情甚至比寄信时更好,仿佛等待的日子没有静默的流逝,而是变成了邮票上看得见摸得着的蓝色邮戳印记。
有所期待的时光似乎就是比日复又一日远真实有立体感,何况海莲·汉芙等待的是从查令十字街84号那头寄来珍贵的书册,是身边的人都无法给予理解和思想上的共鸣。
1961.03.10海莲在信里写到:“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就只剩你一个了”
读到这里我似乎能看到海莲在写下这句话时微蹙的眉头和微微上扬的嘴角。
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因为杂志上刊的一则书店广告的偶然而来往通信二十年之久。
二十年,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错过很多事。
海莲在那二十年间的时候很多次想要动身去书信那头的查令街84号,但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而现实中似乎也有总这样那样的时机不成熟。比如目前经济状况不足以支持一趟美英之旅;需要先找到下一份工作;订了一间连影儿都没有的客卧两用预售屋,忽然间“现在我想过点儿像样的日子……至于英国之旅……”
结果一晃二十年,通信戛然止于一封记有弗兰克死讯的回信。
在电影版本中海莲最终还是去了伦敦中西二区的查令街84号,她对着空气说:“弗兰克,我终于还是来了“。可那里的那家书店已经不再有弗兰克的身影。故事其实无关爱情,连柏拉图式的爱情都谈不上。然而无法弥补的遗憾总让人唏嘘。
就像王力宏歌词里写的那样:“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不停地改变”。去见想见的人,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办法再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