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兴致勃勃发了一条关于自己生活的朋友圈,很快各路好友纷纷点赞,其中有熟知且亲密的朋友,也有些不太认识的朋友。看到点赞人数一层层叠加,你心里窃喜,忙不迭回复他们的留言,一条两条,直到下拉框拉得很长很长。
同事、同学、朋友、客户、亲人、邻居等都纷纷点赞留言了,开心!
但你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对,之前也会给你点赞的领导,这次居然没点!
而且几个领导都没点!
何况你的朋友圈还是在微信使用高频时段(晚上7点到10点之间)发的,不太可能Miss!
慌了慌了!
再等等,可能领导现在正在忙,没空刷朋友圈!毕竟是年底,领导事多,能理解!
过了一会儿再次打开朋友圈,微信提示又收到好几个赞和留言!
说不定是领导垂爱了,赶紧点开!
还是没有领导的痕迹!
如此往复几次,朋友圈开了又关,关了又开,始终都没有等到领导!
有点焦虑了!
之前的朋友圈也是类似的内容,并无二致,领导都会点赞甚至留言的!
更何况就在前一天,领导还给其他同事点了赞,且自认为TA的内容并不及你的精彩。
焦虑得不行了!
要知道领导的点赞都是有指向性的!
为何突然不给我点赞了呢?
开始回想自己最近是不是犯了错?
是不是有哪里做得不好?
甚至怀疑是不是要被炒了?
赶紧跑去同事朋友圈,从上往下看一遍。
好在领导也就昨天才给同事点了一个赞,之前的朋友圈也没有点赞!
虚惊一场!焦虑得到一定缓解!
其实领导不会轻易给下属点赞,即使是亲和力很强的领导,也不能看到下属的每一条朋友圈都点赞!
这是为什么呢?
是领导在装和故意端着么?
背后的逻辑和机理到底是什么?
01
隐蔽的权利秩序
经观察,社交网络上的点赞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形:
表达对内容的认可与共鸣,比如生活在帝都的金融白领,看到一篇《雾霾侵入人体全过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点赞,这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表达;
对于重要社交关系的表态,比如当你看到经理发表了一番对于行业未来演变趋势的看法,同事都在点赞,你当然也要点个赞,因为点赞本身自动完成了维护关系的目标;
表达对于亲密关系的关心,同事同学朋友以及亲人间的点赞常见于此种形式。
领导给下属点赞,一般常见于第二种情况!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处于相对的社会阶层当中,某个中年人他既是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同时也是上级领导的下属以及其他平级主管的同事。我们会发现,他给上级和平级点赞的频率表现得很正常也很积极,该出手时就出手,但给下属点赞的次数明显较少,这种讲求门当户对的分级管理其实暗示其中蕴含了一种隐蔽的权力秩序。
这种权力秩序决定了领导在社交关系中关注的优先级与注意力的分配:主要精力用于仰视上级和平视同级,偶尔抽空俯视大地,并且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对谁点赞、什么时候点赞、何时争先恐后、何时选择观望都内嵌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02
近距离祛魅
马克斯·韦伯在其出版的《世界的祛魅:西方宗教精神》一书中首次提出“祛魅”一词,意指宗教的世俗化行动,即人们在科学解释、独立思考与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对一切“终极高贵价值”及神圣真理的“解咒”,简单说是一个去神秘化和再世俗化的过程。
“祛魅”在上下级关系中的体现,就是下属逐渐发现上级不是那么高人一等、与众不同,淡化了原本组织权威赋予的神秘色彩。
即使再神圣的事物,在面对近距离、高频率的互动关系时,很难维持原有的非凡与神秘。
如果你无论在朋友圈发什么状态,你的上司都像自己的同学朋友那样点赞,这样你会不自觉地对他过往预设的高大形象进行“祛魅”,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意识的,但是最终涌现出来的结果就是愈发觉得他和你没有什么不同。
就像李敖娶了胡茵梦,大才子娶了女明星,这本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结果胡茵梦受不了李敖的神经质和占有欲,李敖更接受不了荧幕上的大美人居然便秘,很快两人分道扬镳,这都是“祛魅”在作祟。
各国皇室对于自身的饮食起居和穿衣打扮也都有诸多苛刻规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实际上是一个“赋魅”(祛魅的反义词)的过程。其中对王子的婚姻也有苛刻规定,只允许贵族联姻,平民绝不允许嫁入皇室(直到现在才开始破例,因为世界的潮流就是平民化,才开始有平民王妃涌现,例如最美平民王妃梅根)。如果普通平民也可以随意嫁入皇室,那么皇室也就没有什么高贵和特殊可言了,那也就是“祛魅”了。
图:平民王妃梅根和哈里王子
所以,领导们自身的处境也要求他们必要的时候“端着”!
03
只有你给领导点赞的义务,不是反过来
领导很忙的,好吧?
只有你给领导点赞的义务,不是反过来!
自己有空多多关注领导的朋友圈,多给领导点赞和打Call,别反过来总是期望领导来关注自己。
所以,领导突然没有给你点赞,不用过于焦虑,不管领导是点赞,还是不点赞,都是领导在行使自己自身职权!
如果你是领导,也不要无厘头一个劲到处给下属点赞,否则也就“祛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