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当前,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特别是坚持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党员干部要做到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要理解掌握它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什么是“实事”?“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这句话中最重要的就是客观二字,为什么说坚持实事求是学起来容易,践行起来就难,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切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旦脱离了客观现实,便会形成不好的工作作风,这样的作风,用于律己,则害了自己;用于管理,则害了队伍;用于指导工作,则害了革命。比如被严厉批评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典型,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看得见”的政绩工程,而忽视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打造“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像是贵州独山县的水司楼、荆州巨型关公像。所以说,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懂得把握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找准问题,认真剖析。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客观事物中分析和研究,才能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避免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毛病和错误。
什么叫“是”?“是”意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只要是事物,内部就一定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的,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同的运动轨迹,就是规律。有的事物内部规律表现得比较明显,我们很容易就能抓住,比如红绿灯的亮灯顺序。有的事物内部规律隐藏的很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简单的观察是不能发现规律的,而是需要通过深入观察,分析,研究,总结,实践来发现,比如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经历过无数的实践,一步一步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工作路线,始终坚持对真理和客观规律的不懈探索、不懈求知。因此,唯有掌握正确的发展规律和路线,在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才能更加有力地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大小问题,才能不断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什么是“求”?“求”就是要我们去研究,研究怎么通过“实事”,把“是”找出来、研究出来。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怎么通过客观事物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那么,如何研究才能发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要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抓住规律,必须经过实践,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失败后继续实践,继续总结,直至问题都解决,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能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同庆,而这光辉历程,是我们的前辈们、同志们用鲜血和生命,用无数次的实践、失败、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换来的。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怕失败,用强大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去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就是实事求是最好的诠释,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才能得出类似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样的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生动写照。总而言之,要想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其中的规律,必须通过实践,而后对得到的规律研究分析,以便解决问题。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我们一定要把实事求是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