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驾车从经八路路口开过时,父亲总会提起仁爱包子。半年前的一天,他对我说:“你还没出生那会儿,我和你妈妈常吃的那家仁爱包子,可惜现在找不到了。”仁爱包子这个店名,也真是亲切朴素到了极点。半年前它因拆迁似乎彻底消失,导致此后父亲的语气近乎失望。“那家人估计不干了。”母亲顺着长长的经八路望去,好像能在尽头找到些影子。
怀念与不甘还是会不时将人推到这个地方。在那之后我又来过一两次,看到经八路口的街景,就像看见那老故事的背景。那时我不会在场,父母都年轻,住在经八路口的小楼房顶层,十几平米的小屋。上班时总要经过仁爱包子的,附近居民会排起不长不短的队伍。年轻的夫妇俩在卖包子,包子好吃,很快父母便时常光顾了。母亲的上班路千篇一律,她坐在公交车中,在摇晃的乘客中间咬着两三只素包子。这是带着侥幸来到这里时总会说起的画面,但每次都无法再真切地尝一口那过往的味道,这包子神秘了起来,使人有些遗憾。但还好只是嘴馋和怀旧的小事,伴着轻声叹息而归也没有什么。只是那些中午,父母没能捧上那种温热柔软的感觉。
有一天父亲高兴地回来了,说仁爱包子又开张了,他自己无意间找到了新店。过了几日父亲又带着我与母亲向经八路方向开去了。新店当然不在从前的地方,很大,但招牌上那四个字是不变的,总会给人温和谦恭的感受。母亲拎着包子走回车里,说到卖包子的夫妻俩,都老了啊,但两个人依旧干净利索的样子,他们的儿子也在店里帮忙了。
那只想过多次的塑料袋,终于安稳地和其中的包子放在了后座上了。回到家中母亲拿出几瓣蒜,一家人吃着包子,即使只有白开水搭配也十分满意。我的开心还是受父母的影响,找包子这种小事曾经多次被提起,去寻找,即使落空,也能重温一段日子。我那时的开心也许只是终于成功的喜悦,但我父母也许能尝到更有历史与画面的滋味,即使它只是味道不变的一口吃食而已。
说真的,在如今不愁吃穿的日子里去追寻一家普通的包子,似乎是最平淡无奇的小事了,甚至还会让人无法理解。但我想起父母年轻时简单的日子,不曾经历也会一阵渴望地坚持。也许是父母老了,像一些老人每日都要去老店喝一碗甜沫,就想证实一件事:味道没变。在年月与一切改变之时,仁爱包子的味道在波折中再次被找到,我不得不承认这真是幸运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