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位女作家,她一生著作等身,写就了多达60余部作品,被誉为侦探小说界的女王。
她开创了一种名为“乡间别墅派”的艺术风格,在她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谋杀案都是发生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
比如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就是发生在一艘游轮上,这种“密室探案”般的模式甚至对后来欧美、日本的侦探犯罪小说、悬疑电影都带来深重的影响。
《东方快车谋杀案》也不例外,它的整个剧情就是以一列正在快速运行的列车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
封闭有限的车厢空间,为导演拍摄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稍微不慎或功力不足,即可使整部作品显得单调乏味。
但同时,封闭的空间也为整部作品的悬疑、戏剧性带来无限遐想。
许多经典的扣人心弦的片子便是一个单独的空间作为主要场景,比如希区柯克的很多作品都可见他对于封闭空间的偏爱。
2017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肯尼思·布拉纳自导自演的一部作品,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曾经执导过《雷神》、《灰姑娘》等商业大片,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趟由肯尼思·布拉纳开启的列车到达的终点很美,但整个旅途却显得平庸无趣。
先来谈谈这部影片的优点吧。
诞生在阿加莎的笔下,大侦探波洛先生是一位“矮个子”、“用围巾把脑袋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红彤彤的鼻尖和两撇向上翘起的小胡子”的男人。
在《2017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由肯尼思·布拉纳扮演的侦探波洛先生虽然仍然保留着两个特色小胡子,但却变得更为聪明英俊,身手敏捷。
在影片中,导演不止一次通过动作表现出波洛敏捷的身手,这与传统的波洛矮胖的形态大相庭径,这一点恐怕多为原著党所诟病。
比起原著,肯尼思·布拉纳新增了大量细节来塑造波洛先生这个人物,比如他在列车上,喜欢看着狄更斯的小说然后不时地发出“哼哼哼”地奇怪连续的笑声;
比如他在面对重重疑团,陷入困境的时候,导演仍然用了不少的镜头来表达他对一张黑白相片中的人物“凯瑟琳”的思念。
大量新增的细节赋予这一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波洛先生更为活生生的人格特征,抛开原著不说,导演塑造波洛先生的确让人印象颇深。
相比于其他商业片来说,《东方》的整个过程缺少宏大、惊险的场景,更多的镜头用来表现人物在面临着近在咫尺的凶杀案前所浮现的表情,12位大咖的加盟使得片中人物的演技几乎毫无破绽可寻。
片中有两个场景让人拍案叫绝,一个是雷彻特在密闭的车厢内被杀时,以波洛先生作为第一视角,缓缓地从餐车当中穿过,镜头从12位乘客中一一扫过。
每一个表情都在极力地隐藏着自己与这一场谋杀案之间的关系,12位配角的精湛演技令人细思极恐。
另外一个场景则是在最后高潮部分,揭露真相时导演特意构筑的犹如《最后的晚餐》般构图的时刻。
《最后的晚餐》中12位门徒分别对应着参与谋杀的12位乘客,每个人的表情或冷漠、或激动、或愤怒,或悔恨。
最后这一幕是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加入的构想,也是整部电影最精彩之处。
这里稍微剧透一下,片中波洛先生揭露真相后,将手中的枪支交于12位乘客,让他们自主决定是否要为了隐藏杀人的真相而选择把自己杀掉。
幸好所有的乘客的良心没有被仇恨所泯灭,于是有了最后波洛先生甘愿放弃非黑即白的原则,而让天平更多的让人性倾斜,所以说这一趟由肯尼思·布拉纳开启的列车到达的终点很美。
我们再来谈谈影片中不如人意的地方。
看过《东方快车谋杀案》原著的人或许会发现,波洛侦探与我们熟知的侦探福尔摩斯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描写过他“能从一个人瞬间的表情、肌肉的抖动或者眼神的转动推测出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看福尔摩斯的案子,最精彩的莫过于享受着福尔摩斯的演绎法推理的整个过程。
而侦探波洛的推理显然很不一样。作者没有过多地从细节演绎方面着手,而是从人物的语言证词方面寻找破绽。
比如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作者就用了十五个章节来描述包括列车员、美国太太、俄国公主等一众在场证人的证词,最终从各位参与者的证词中寻找矛盾、衔接断层之处,推导出真相。
那为什么说《2017东方快车谋杀案》的过程平庸无趣呢?
影片中,导演一方面想竭力地营造列车上的悬疑感,但一方面总感觉力不从心。
各位列车乘客证人之间本应是环环相扣的悬疑链条,莫名其妙地影片的节奏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由此造成影片本应是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却显得单薄无力,甚至有拖沓之感,悬疑感大大削弱,使得影片出来的效果整体上大打折扣。
总体而言,这部作品好坏参半,或许经典总是不容易复制,想要跨越前人的肩膀摘得耀眼的星辰,怕是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