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之前就和宝妈参加培训,内容大致有如何备孕、生产、产后护理、宝宝的护理等,女儿出生后宝妈很虚弱,开始几天没有抱起宝宝,她看着那么小的宝宝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怎么抱都害怕,后来自己就不抱了。刚出生的小宝宝一哭就是给你信号了,不是拉便便就是饿了要奶吃。所以宝宝一哭第一时间是先摸一下纸尿裤,开始经验不足,不知道纸尿裤湿了之后中间会出现有颜色的彩条。常常用手碰便便,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如果没有拉便便,就看看是不是饿了,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如果宝宝饿了,把手指头放在她嘴边,她会误以为是要吃奶了,自然而然的做吸允动作,这样我就立马抱到妈妈身边。吃奶也绝对是件力气活,对于这么小的家伙来说,吃着吃着就睡着了也是常有的事情。那时我就是个搬运工,运输宝宝在妈妈身边和自己的小床上。顺产一般都是住三天院,宝宝是不怎么哭闹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出院前的那个晚上,到午夜之后开始不停的哭,把旁边的邻居都吵到了,以往的这两天经验也不起作用了。看看纸尿裤没有湿,给奶也不吃,后来就抱起来走走,效果也不大。后来可能自己哭累睡着了,世界又安静了。出院回家之后,和宝妈总结的那次哭闹可能是医院太热了,因为回到家后就没怎么哭了。
回到家里后,宝宝乖的很,水灵灵的小眼睛眨呀眨的,我知道你现在还看不到一米远,慢慢就会熟悉家里的一切。那时候晚上要经常起来,帮宝妈洗吸奶器,给宝宝换尿不湿,宝宝哭闹起来安抚。我陪产假是一个超长假期,因为宝宝是在年前出生的,两周的陪产假之后就是过年的七天小长假,连前后周末加起来有二十几天。期间没有下过楼,记得去上班的时候,一下楼都感觉不适应了。有了宝宝事情多了不少,前期要定期去医院打预防针和体检,开始每次都会担心宝宝会不会有问题,自己胡思乱想,每一次结果都是非常好的,自己对比下网上的平均数据,她的身高体重都是中等偏上。每天洗澡后就是给宝宝做做按摩和做操,比较遗憾的是这个习惯没有坚持,隔三差五的做一次,但是好像也有些效果,平常配合着追视和转头训练,可以比较早的就会抬头了。
当时对胎教比较有争议,网上的看法有的说没有作用,我们也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就是些基本的事情,比如宝妈会经常自言自语,告诉宝宝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经常唱一首儿歌给他听,找了自己熟悉的的儿歌,每天唱一遍。出生之后的一两月里,如果出现莫名的哭闹,唱唱重复的儿歌,有时候也管点用,可以让宝宝安静下来不哭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之前一直唱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