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大多数中国父母都或多或少打过,骂过,或者对自己的孩子说过一些自己没有意识到但不是很好听的话。然而,你有观察过,在你作出这些行为的时候,你孩子的表现吗?
今天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警告几次无果之后,我又打了他。打在屁股上,五个手指印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散。打完孩子之后,他的一个举动让我又后悔又自责。他跑过来抱着我,泪眼婆娑,然后嘴里不停说着:“妈妈,我爱你”。我心里突然有什么炸开了。我慢慢回忆着从前,好像自从怀二胎以来,这样的画面就总是会出现。我忍不住脾气打了他,他不跑,反而向我靠过来;我推桑他,他反而把我抱得更紧;我生气说不要他,他更是紧紧抱住我,然后眼睛一刻也不离开我,生怕我会不见……
看着小小的他,眼睛紧紧的盯着我,双手抱着我,我一有动作,他即害怕的想双手抱头,又不肯松开抱紧我的手,我的心就撕裂般的疼。我真是一个差劲的妈妈。我让我的孩子为我的情绪买了单。
我与同事讲到这些,同事们都安慰我说,没事的,你现在是特殊时期,怀二胎了嘛,身体上的不适加上激素水平的影响,会有些情绪不好很正常,不要想太多。但当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伤害之后,这些话已经安慰不到我了,因为它们不能得到我的认同。
罗伯怀特曾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情况有多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这句话和我现在的境况呈相反的例子,我想,我该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学着如何做一个好妈妈了。
最近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视频。之所以火是因为这个视频的主题是一位父亲殴打甚至要砍伤自己的孩子,然后引起了群愤。
视频里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因为一些原因引起了争吵,突然孩子爸爸一跃而起,一脚蹬在自己孩子身上(目测孩子只有三四岁),孩子瞬间就哭了,然后逃跑,爸爸紧追不舍,又从地上踢了孩子一脚,孩子身体都腾空了,然而爸爸不但没有认识到错误还转身去厨房,边走边说要拿刀砍孩子,最后孩子妈妈和奶奶抱着孩子跑出门去……
看的时候心真的揪揪的疼,那么小的孩子哪里承受的住这样的伤害,这个爸爸,这位父亲,怎么配的上父亲二字,怎么配让自己的孩子叫自己一声爸爸!
很多人说冲动是魔鬼,但是,身为一个成年人,身为一名孩子的父亲,这样的冲动合适吗?这样发泄情绪的方式合理吗?或者说,孩子是你发泄情绪的工具吗?
这位父亲,因为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了一个“疯子”,变得面目狰狞。
情绪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就只有等着被它吞噬。所以,请你严格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自己流泪,但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跟着流血!
说起控制情绪来,我最羡慕一个同事。
她高高瘦瘦,说话温柔,工作认真人缘特别好。
平常我们一群女人在一起上班大多数都会没事儿闲聊自己的家庭孩子,但是她很少跟我们聊到这些,有时候有些同事说到自己孩子怎么怎么让她操心,学习学不好,考试考不好,升学没希望的时候,她都默默无闻。我曾一度以为她不在乎自己的孩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后来看到她和孩子的相处我发现一个规律,她的孩子和她一样安静,温柔,说话轻声细语…,观察以后得知,她和孩子说话很温和平静,总是用普通话沟通,从来不说家乡话,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心烦的事情,她也从不发脾气,总是很有耐心的帮助孩子找到症结所在,会和孩子促膝长谈,会放任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不放纵,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她只是心态特别好,情绪特别稳定,不会因为一件事情的好与坏有什么特别大的情绪波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她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成了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了我们羡慕的对象。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我们不需要那么伟大,但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你的孩子为你的情绪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