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避免玻璃心的mindset:用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跳出来客观的看待他在社交场上的表演,分析背后掩藏的底层逻辑,而不是身处其中被极小的细节引导许久的情绪。
回家作为素材记录下来,记录不仅是灵感的重载,也是社交泄愤的过程。
尝试和别人发生冲突,看别人是什么反应,也是一种观察维度。
但观察者视角不意味着不对别人的冒犯全说不。要是事事顺应别人的想法,自己的利益就会收到损害——毕竟你不可能总是逃避冲突,逃避社交,那就得要别人多顺着我的想法,变美变强,看起来没有攻击性傻白甜(心里清醒),提出想法,撒娇。要在群体里舒适轻松的活着,较死劲没有用,需要一定的巧力。找群体的需求不是迎合随大流,而是让自己舒心,更舒服的做自己。
总结成词:观察者视角,社交巧力(对方的需求&自己的定位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