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许多作品,他们总觉得人的一生要怎样怎样。
其实要我来说,这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只是无声无息地来,无声无息地走。
而许多同年纪的朋友,老跟我说,他们的时光被荒废了,可我想,这荒废的这个词语,本身就是一种被灌输的价值观。
它本身是不是这的呢?
人们总说,兄弟们,奋斗呀,努力呀。让大家努力奋斗拼搏,不能把时光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包括青春时光最值钱,人生就是奋斗,这样灌输下来的价值观。于是乎,人们就追求充实的人生,满满的时间规划表,让人感到安全感,心里踏实。
可停一停,什么是浪费时间?我看剧,看电影。感到轻松愉快,算吗?一直学习,工作,就不算吗?什么是虚度光阴?其中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呢?
人生弹指百年,转瞬即逝,没有一刻真正属于谁。既然如此,为何不创造属于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意义呢?
放松点,别太焦虑了。降低标准,自己还不错的。松口气。
我们总是以为别人走得飞快,其实并没有。之所以有那样的错觉,是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注视着顶尖的那几个人。
而顶尖的那几个人,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异类。懂吗?异类。不是贬义,可实际他们代表不了均值,这样说,懂么?
他们无法代表大多数人。
在某个人生阶段不属于顶尖阶层,不代表就是“荒废”人生。
我们作为一个人,唯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持续存活】,其他都是可选项,并非必选项。。
低下头,看看芸芸众生。再看看自己,何必逼的自己好像缓一口气就整个世界都毁灭一样?
一花一草,皆世界。
初中毕业或者没有毕业的,高中毕业或者没有毕业的。大专毕业或者没有的。按照那些“荒废”的人的标准,这些人都“荒废的”得更厉害了是吧?
实际上,“荒废”时间,才是多数人时间的,最常见的,生活状态。这是正常,懂吗?而非失败。
充实而又丰满地生活的人,是极少数。正是因为稀缺,他们才受到如此的肯定和赞赏。
能读到大学毕业,安安静静的。已经很不错了。
一群焦虑的人,总觉得自己和同龄人拉开了差距,是因为一心只想和那几个顶尖的同龄人竞争。大学毕业,就已经拿到饿不死的保证,除非一定要限定什么领域,非得什么工作,非什么学校不得。
这里并非所普通本科就很不错的意思,而是指,在焦虑的你的身后,还有这无数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拿到学历的人,他们要为了证明自己有基本的工作能力而在苦苦挣扎。
说这些,只是想说这句话。
你离真正的危机一直很远,你是安全的。
试着把危机感一点一点地放下。
放下危机感、你才可以慢慢来。才能容忍自己长期生活在某个标准线之下,向着这个标准稳步增长。
尚未达到某个你所认定的标准,只是一种无属性的状态。不要给这种状态贴上“失败”“危险”“荒废时间”的标签。
这种状态会占据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因为当人们所“成功”,便会有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又会更新自己的生活标准。
认清楚,放轻松。否则你大部分时间都要处在焦虑当中,而焦虑这会让你远离你的目标。
生活绝对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常态来看,是个连续渐变的过程。
如果不能安然生存在标准之下,那么就难以渐变到标准之上。
重视积累的作用。
在看重的事情上,每一天花一点时间在上面,一年后会发现成果惊人。
曾让你感到遥不可及,焦虑不堪,充满威胁的标准线,可能已经被你渐近地,不用力滴超越了。
慢慢来。
毕竟。
若有恒,何必三更曝,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在今日,午睡完一着醒来,在这微热的天气午睡后,微微的汗珠,刚好感觉到皮肤有湿的感觉,很像童年午后,躺在凉席上。忘记开空调,结果满身大汗。
心情却意外的好。
肚子饿到不行,立刻下楼吃东西,也不管时间还是下午四点。走到楼下,正好吹来一阵凉爽的风,好久不曾有过这种出着一身汗吹自然风的感觉了,痛快。
想去快餐吃薯条,喝可乐。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中餐的店喝花蛤汤。结果半路上没忍住进了一家汤面馆。吃完最后一根面,再把面汤一饮而尽。痛快。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吃饭睡觉,喜悦悲伤。
不用意义,生活自有它美好的地方。硬要把生活的全部寄托于理想和意义,其实正是对生活本身的不尊重和忽视。
让生活归生活,意义归意义。两不相欠。
这段时间里,我感到前所未有地喜爱生命,喜爱活着,对未来,对自己能在自己的人生里,成为一个令自己满意与尊敬的完美的人充满希望与信心。
过去我所办不到,改变不了的某些人格,如今对我不再是问题,过去我一直打不通的某些管道我如今也打通了,我清晰极了。
什么我都挨得住,我会微笑的。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