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雨水,我的城天气阴晴不定,打开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雨水这天下午开始我的城有雨,这场雨从雨水这天晚饭后开始,直至半夜幻化成一场不大不小的雪,而这场雪要到雨水后第二天的中午才能停下来。
我拿起平板,开启简书日更的时候,已经是雨水后第二天的早餐后了,外面天气阴的一塌糊涂,可惜并不像天气预报的那样,一场不大不小的雪路过我的城。我站在凉台上望向外面的时候,发现外面根本看不出来昨晚一夜下雨,下雪的样子,应该是传说中的雨雪爽了约。确切的说应该是天气预报又一次毫无悬念的撒了谎。
北方的雨雪,其实来的一直并不勤快,因此天气预报的雨雪常常会被北方的天气打败。记得去岁四月份在上海,每次天气预报明明报了小雨,下的时候却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时,我对那人说:这雨来的怎么这么便利啊,明明预报的小雨,真要下起来却比北方的大雨还要大。
照你这样说来,天气预报也有南北方差异,得区别对待。那人总结性的发言。
肯定是啊,就拿预报百分之三十来说,北方百分之三十的预报,往往是滴水不见的,但在南方报了雨就一定会下雨。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我们习惯出行看天气预报加减衣服,决定是否带雨具。就必须按南北方差异,酌情处理。
仔细听我唠叨完这一大堆,那人笑着说:想起那年在南京的遭遇,我还真信了你的分析。
那人提及南京的遭遇,我也想起了一三年和那人送女儿去南京上大学的事了。那年在南京,离开酒店去逛时,我们看了天气预报有小阵雨,在北方生活几十年的一家人,根本没放心上,出行时简单的带了个太阳伞就出发了。谁知下午雨下起来了,瓢泼大雨下了整整六个小时,我们全家人都成了落汤鸡,坐上出租车的时候,车上的水都漫过了脚面。
那天回到酒店,我们三人一边换衣服,一边讨论说:这要在家乡小城,司机一看你浑身湿透,肯定是会拒载的。在北方是很少看到有人浑身湿透打车的,因为在北方生活几十年,我们从来就没见过那夜那样的暴雨。
那天在酒店等到一家人排队洗完澡坐下来闲聊时,我们还互相调侃,是谁说的预报了小阵雨的,是谁说小阵雨不要紧的。那时候外面的雨还在下着,但是比我们在外的时候要小了很多,当然相比我们印象中北方的大雨还是有过而不及,邪乎的是打开天气预报依然显示小阵雨。
那年的经历,给我们全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算是第一次开始正视起天气预报中的南北方差异。
早在周日晚上和闺蜜聊天时,我们约好了周三一起去散步。周二晚上当我看到天气预报有雨雪时,就想着和闺蜜确定一下出行时间的,结果我还在忙着收拾时,闺蜜发来了信息,问我几点汇合。我说看预报有雪,这时候的雪又冷又水大,不如下午天晴了才出门,闺蜜同意我的提议,答应下午一起出去走走。神奇的是在确定汇合时间时,我们竟然默契的同时打出了“两点”两个字。然后我们又同时发了个“哈哈”大笑的表情包,再后来又一起来了个“默契”的表情包。如此神同步三连发,又引发了两个人新一轮的话题,接着又聊了一会了后方恋恋不舍的互道晚安!结束聊天。
人和人在一起讲究的是个舒服。我朋友不多,但长期相处好的的几个几乎都是无话不谈,一聊起来就会没玩没了的那种。他们不嫌我的唠叨,我也不嫌他们的事无巨细。我们互相包容,互相迁就的保持着一团和气。
因为下午约了闺蜜,早晨的事情相对来说要多一点,以前公众号的文字都是早晨写了下午改的,现在就要写好改好了,还有简书的日更也要努力早晨完成了。前几天闲散的时候,早晨也是写一会玩一会,不在状态,导致下午还会写写改改的忙个不休。
从本意而言,我是喜欢有规划的做事,但这几年太闲散的生活,加之手机的捆绑,我的专注力越来越差,做任何事紧迫感没了,专注力是越来越差,对这一点我自己心里是很看不起自己的。尤其这个年后,生活一直就没有进入轨道,以前的自律全然不见了 ,早晨起不来 ,晚上不能按时入睡,甚至连午睡也被一点一点无关紧要的事挤走了。导致过后心里的内疚和自责日益加深,改变的决心下了一次又一次,但真的到了执行阶段又开始拖延。
不得不说,我我也开始慢慢的加入了拖延症行列。这个我以前连想不敢想的事,居然会那么坦然自若的的接受。一想到这个心里就会很难过。以前的我自律好强,做事做讨厌拖拖拉拉了。如今不经意间自己也变成了那个曾经讨厌的样子,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
这一段相对来说,每天码字五千左右,修修改改的平均过来也得五个小时以上,然后就是看看书,练习一会儿书法,葫芦丝,晚上和那人一起坐下来边聊天边追剧两集,瑜伽竟然就被不经意的搁置了起来,每天感觉忙忙碌碌的,又似乎什么有用的事也没做。
有人说每个人的人生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话我完全赞成。惰性使然,很多时候,往往是心里想着这样的人生,做出来的却是那样的事,理想和现实完全背道而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别人嘴里的不自律,缺乏自控能力等。但我坚信一个想法和行动偏差太大的人,是很难过好自己一生的,也不可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前几天在公众号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人生只有一件事》,很有感触。
文章开篇就提到:人生到了一个阶段,开始越来越简单,也更能体会“大道至简”的真义。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件事,就“近乎道”了,这件事也只有两个字:活好!
既然生而为人,当然没道理不好好活。这件事,人尽皆知。但我要说的是:但就“活好”,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反观自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笃定的说:我这一生“活的挺好”呢?
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活好,首先肯定在于他自己是否满意自己的人生,其次还在于这个人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否和谐,和身边的人是否融洽。
肯定的说,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逃不脱平衡好各种“关系”。内在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关系;和别人的关系,这包括和亲人,爱人,朋友,熟人,陌生人各种人的关系;还有就是一个人和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等等的关系。好的人生,应该是在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处理好自己在各种关系中位置;不好的关系,各种关系就会互相撕扯纠缠不清,甚至产生矛盾,不和谐音符等。
人生苦乐成败,谁都脱不了“关系”。综合来看,在一个人一生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其实只有两个点:一,“我想不想跟你在一起”;二,“我想不想和你一样”。
这两点完全可以以一个人和亲人的关系为例来说明。如果你和你的亲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想彼此在一起,并真心的渴望互相变成亲人的样子,那么你们彼此的关系不用说,一定是和谐融洽的。但是这种情况在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不可能存在。也许你会和某一个亲人和谐相处,在某些方面很相似,但要完全一致,根本就不可能了。不是说在;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吗?更何况有血有肉,有想法的人类呢?怎么可能有完全相同的。
说到底,每个人生来都是独立的个体,和外人不可能有完全和谐的关系。当然每个人初来世界之初,有排异反应也是在正常不过的,完全不必大惊小怪。
一个活好的人,可以通过遇见的每个人,发生的每件事,让自己越活越好,所以发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么可能有“分别心”呢?因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当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时光,最后必然能含笑而去。
这样的境界是个理想的境界,但也是每个人来到世间努力活下去的方向。